1.功能性作用、营养性作用。 2.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4.局部去极化、超极化。
5.单向传递、中枢延搁(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6.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 7.传人侧支性抑锚、返回性抑制。 8.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 9.中央后回、中央前回。 10.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颞横回、颞上回。 11.快痛、慢痛。
12.腱反射、肌紧张。 13.易化区、抑制区。 14.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15.帕金森病、舞蹈病16·交叉性控制、功能定位精细,呈倒置排列、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17.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18.平滑肌、心肌、腺体。 19.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20.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 2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22.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强化。 23.α波、β波、θ波、δ波。 三、选择题
1.D 2.E 3.C 4.C 5.C 6.E 7.A 8.D 9.D 10.E 11.E 12.B 13.C 14.C 15.C 16.E 17.E 18.D 19.E 20.C 21.B 22.E 23.A 24.E 25.C 26.C 27 .A 28.A 29.E 30.E 31.C 32.B 33.A 34.A 35.C 36.A 37.D 38.E 39.B 40.A 41.E 42.D 43.B 44.D 45.C 46.D 47.E 48.D 49.A 50.D 四、问答题
1.突触传递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单向传递: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由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单方向进行而不能逆向进行;突触延搁:兴奋通过突触传递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产生突触后电位等一系列过程,相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扩布来说耗时较长而称之为突触延搁;总和:突触传递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都具有局部电位变化的性质而可以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指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存在差异;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指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影响并且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
2.特异投射系统指经典的特殊感觉传导道(如皮肤浅感觉、深感觉、听觉、视觉、味觉的传导束和神经元序列是固定的)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细胞的投射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感觉投射路径都是专一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投射系统指通过髓板内核群换元接替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各区的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是不同感觉信号的共同上行通路,感觉信号经该系统的上行时经多次换元而失去了原先具有的特异性,并且经丘脑髓板内核群换元后发出的神经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故这种投射不具有点对点的关系;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3.体表感觉在第一感觉区的投射规律有:
(1)投射纤维左右交叉,即躯体一侧传人冲动向对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觉投向双侧皮层。
(2)投射区域的空间排列是倒置的,即下肢的感觉区在皮层的顶部,上肢感觉区在中间,头面部感觉区在底部,但头面部的内部安排仍是正立的。
(3)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有关,感觉灵敏度高的,皮层代表区大,感觉迟钝的皮层代表区小。
(4)第一感觉区产生的感觉定位明确而且清晰。
4.牵涉痛指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关于牵涉痛产生机制有以下两种学说:会聚学说认为,发生牵涉痛的体表部位的传人纤维与患病内脏的传人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后角,这些纤维可能与相同的后角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会聚),由于生活中的疼痛多来自体表部位,大脑皮层习惯于识别体表的刺激信息,因而将内脏痛觉冲动的传人信息误认为来自体表,以至产生牵涉痛;易化学说认为,发生牵涉痛的体表部位的传人纤维到达脊髓后角同一区域,更换神经元的部位很靠近,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可提高邻近的体表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即产生易化作用,使平常并不引起体表疼痛的刺激变成了致痛刺激。
5.由于黑质病变,其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受损,不能抑制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活动,导致后者的功能亢进,因而出现一系列帕金森病的症状。 6.下丘脑的主要功能如下
(1)下丘脑外侧区的摄食中枢和下丘脑腹内侧核的饱中枢参与摄食行为的调节。
(2)下丘脑控制饮水的区域和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有功能上的联系,相互协同调节水平衡。
(3)下丘脑是体温调节基本中枢的所在部位,存在大量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作为中枢内的温度感受装置,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4)下丘脑有和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神经结构。
(5)下丘脑内一些神经元合成多种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物质,对人体的内分泌功能调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存在日节律的控制中心,发挥控制生物节律的作用。 7.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下列特征
- 33 -
(1)交叉性控制,即一侧皮层运动区支配对侧躯体的骨骼肌,但头面部只有面神经支配的下部面肌和舌下神经支配的舌肌主要受对侧皮层控制,其余的运动,如咀嚼运动、喉运动及上部面肌运动的肌肉受双侧皮层控制,故当一侧内囊损伤时,头面部肌肉并不完全麻痹,只有对侧下部面肌与舌肌发生麻痹。
(2)运动区所支配的肌肉定位精细,即一定皮层部位管理一定肌肉的收缩,其总的安排与体表感觉区相似,为倒置的人体投影分布,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仍是正立分布。
(3)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运动愈精细、愈复杂的部位,在皮层运动区内所占的范围愈大。
第十一章 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 2.促激素 3.应急反应 4.应激反应 二、填空题
1.按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激素可分为两大类,即——— 和——— 。 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信使分子称为——,其作用的细胞称为————。
3.下丘脑基底部的促垂体区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 ———— 运送到————调节其分泌功能。 4.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5.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和———。
6.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其生物合成部位是——。
7.人幼年缺乏生长素将患——;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则出现———。 8.幼年时缺乏T3、T4将患——;成年后缺乏T3、T4将患—— 9.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和———。
10.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可引起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 11.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系统活动的增强,而后者则是——系统活动的增强。
12.血糖水平升高可引起胰岛素分泌———。
13.胰岛A细胞主要产生的激素是——,B细肥产生的主要是——,D细胞产生的主要是———。 14.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15.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胆固醇水平———于正常。 16.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时,心脏活动———。
17.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激素是——、———、和维生素D3 18.蛋白餐或静脉注射氨基酸可使胰岛素分泌————。 三、单项选择题
1.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是因为
A.激素的半衰期长 B.激素的特异性强 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 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 E.激素有高效能放大作用 2.关于含氮类激素的正确描述是
A.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 B.不易被消化酶所破坏,故可口服使用 C.可直接与胞质内受体结合而 发挥生物效应 D.全部是氨基酸衍生物 E.用基因调节学说来解释其作用机制 3.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是激活
A.DNA酶 B.磷酸化酶’ C.蛋白激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磷酸二酯酶 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
A.1,25-二羟维生素D3 B.雌二醇 C.睾酮 D.醛固酮 E.促甲状腺激素 5.神经激素是指
A.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 B.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 C.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D.使神经系统兴奋的激素 E.调节内分泌腺功能的激素 6.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是
A.由内分泌细胞粗面内质网合 成 B.以cAMP为第二信使
C.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 D.对靶细胞有严格特异性 E.有高效能的生物放大作用 7.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的第一步是 与靶细胞的;
A.细胞膜受体结合 B.胞质受体结合 C.核受体结合 D.G.蛋白结合 E.腺苷酸环化酶 8.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生长素 D.催产素 E.黄体生成素 9.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下丘脑促垂 体区的神经细胞合成的
- 34 -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生长素释放激素 C.催乳素释放因子 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0.射乳反射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
A.催乳素 B.雌激素 C.催产素 D.孕激素 E.生长素 11.刺激生长素分泌最强的代谢因素是
A.低蛋白 B.低血糖 C.低血脂 D.低血钾 E.低血钠 12.下列哪种激素不是垂体分泌、释放的
A.生长素 B.催产素 C.抗利尿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E.催乳素 13.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
A.碘化酪氨酸 B.一碘酪氨酸 C.二碘酪氨酸 D.三碘甲腺原氨酸 E.四碘甲腺原氨酸 1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1,25一二羟维生素D 15.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
A.蛋白质合成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B.蛋白质合成减少,出现正氮平衡
C.蛋白质分解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D.蛋白质分解减少,出现正氮平衡 E.蛋白质代谢无明显变化 16.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
A.过氧化酶 B.脱碘酶 C.磷酸化酶 D.蛋白水解酶 E.氨基化酶 17.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引起ADH分泌增加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循环血量增多 D.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E.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18.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促黑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9.调节血钙浓度最主要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降钙素 C.甲状腺激素 D.甲状旁腺激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20.血液中降钙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 生
A.胰岛A细胞 B.胰岛B细胞 C.甲状腺c细胞 D.甲状旁腺细胞 E.小肠上部K细胞 21.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料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酸 D.胆固醇 E.卵磷脂 22.关于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影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 B.促进肾保钠、排钾、排水 C.促进糖异生 D.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 E.促进全身各部位的脂肪分解 23.刺激胰岛素分泌最主要的因素是
A.胃泌素释放 B.迷走神经兴奋 C.血糖浓度升高 D.血氨基酸浓度升高 E.胰高血糖素释放 24.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
A.协同作用 B.致敏作用 C.增强作用 D.允许作用 E.辅助作用 2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患者,排除水分的能力大为减弱,可出现“水中毒”,补充下列哪种激素可 缓解症状
A.胰岛素 B.糖皮质激素 C.醛固酮 D.肾上腺素 E.胰高血糖素
26.由肠吸收的碘以I一的形式存在于 血液中,I一从血液进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易化扩散 C.通道介导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入胞
27.在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的情况下,甲状腺本身可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前馈调节 E.反馈调节 28.下列哪种情况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强于肾上腺素
A.心脏兴奋 B.血管收缩 C.内脏平滑肌松弛 D.产热效应 E.血糖升高 四、问答题
1.激素的作用有哪些共同特点?
2.试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3.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4.简述胰岛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
2.是指腺垂体分泌的促进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生长发育和分泌活动的激素。促激素包括促甲
- 35 -
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3.是指在环境急剧变化和各种伤害刺激的紧急情况下引起的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为主的适应性反应。应急反应时充分调动机体的潜能:提高“战斗力”,克服急剧环境变化对机体造成的困难。
4.是指在环境急剧变化和各种伤害刺激的紧急情况下引起的以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加强为主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应激反应时ACTH与糖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升高,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二、填空题
1.含氮激素、类固醇(甾体)激素 2.激素、靶细胞 3.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4.负反馈 5.促进生长、促进代谢 6.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7.侏儒症、肢端肥大症 8.呆小症、粘液性水肿
9.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 10.增加、减少、减少11.交感-肾上腺髓质、下丘脑-腺垂体-肾
上腺皮质轴 12.增加 13.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 14.1,25-二羟维生素D3 15.低 16.增快增强 17.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 18.增加 三、单项选择题 1.E 2.A 3.C 4.E 5.C 6.E 7.B 8.D 9.A 10.C 11.B 12.D 13.D 14.C 15.C 16.A 17.A 18.C 19.D 20.C 21.D 22.E 23.C 24.D 25.B 26.D 27.C 28.B 四、问答题
1.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有
(1)特异性: (2)信息传递作用 (3)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生长素对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作用更为显著。 (2)促进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 3.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有
(1)对代谢的影响: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2)促进生长发育:主要影响脑和长骨的发育与生长。(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4)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4.胰岛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下:
(1)对糖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肝和肌糖原合成,并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另一方面还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因而能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最明显的表现为血糖升高,当血糖超过肾糖阈时,糖即随尿排出,发生糖尿病。
(2)对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的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酸分解的增多,生成大量酮体,可导致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3)对蛋白质代谢: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抑制,体内蛋白质贮存总量减少,出现负氮平衡。
第十二章 生 殖
一、名词解释
1.血睾屏障 2.排卵3.妊娠黄体 4.月经周期5.月经 二、填空题
1.LH刺激睾丸的______细胞分泌______;FSH刺激睾丸的______细胞分泌. 2.卵巢的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3.月经周期按子宫内膜的变化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时期。
4.月经周期中由于______和______浓度迅速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形成月经。 5.人类胎盘分泌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单项选择
1.睾丸间质细胞具有下列哪项功能
A.营养和支持生殖细胞 B.分泌雄激素 c.产生精子 D.起血睾屏障作用 E.分泌抑制素 2.下列哪个部位产生精子
A.精囊 B.间质细胞 C.附睾 D.曲细精管 E.输精管 3.关于睾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雄性器官发育并维持成熟状态 B.刺激男性副性征出现 C.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钙磷沉积,促进骨骼、肌肉生长
D.刺激骨髓造血,使红细胞增多 E.无水钠潴留作用 4.关于睾丸功能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