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设计完美版 下载本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设计

首医大附中 冯玉兰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1.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解题;简介《论语》;简介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为总结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作准备)。

2、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二、解题:

1、同学们看课下注释① 2、简介四弟子:

3、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

三、《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四、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先世为宋国贵族。年青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五、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疏通文意。

六、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连词)假如,如果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连词)于,至于

求,尔何如? [何如]同[如何],怎么样 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求,尔何如? 第二人称代词 子路率尔对曰 词尾,可不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由于 毋吾以也 (动词)用 2. 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3)、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4)、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做三级跳上本课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和性格。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分析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

一、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找原文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四弟子志向: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从原文分析四弟子性格:(学生自主提炼) 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 冉有:谦虚、实事求是

公西华:更谦虚、敏而好学,(失之于墨守成规) 曾皙: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

3、以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学生自主发言)

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气。但是谦虚仍然是美德

二、分析孔子的态度以及他评判学生的标准:

1、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哂之;冉有——叹之;公西华——惜之;曾皙——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