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熟悉全文故事线索,能条理清晰地复述课文; 3、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4、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2、树立理想,培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3、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起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1、 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 2、 课堂检查,讲解较难理解的字词;

3、 解释文中的成语“哄堂大笑、恍惚、参差不齐、惊慌失措、天旋地转等”在文中的意思; 4、 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一)朗读训练。

运用默读的方式来阅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并在默读中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画出关键的词语、句子以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二)感知思路,理解层次。 1、故事复述

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

②好了,既然这是一篇叙事文,那么请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 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地点:悬崖上

人物:“我”、内德、杰利、父亲 起因: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 经过:冒险、遇险、脱险

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给课文分层次。

四、小结。

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课题),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上节课你们学习的情况。(出示课件) 一、复习巩固,检测学习效果

1、认读下列生字: (学生认读,教师出示拼音并评价)

2、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把故事分成四个部分,并在课文中标出。(板书)

二、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一)分析结构

1、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大意并用一句简短的语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

(二)分析描写心理的词语并理解其作用。

1、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孱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乖、懦弱、胆怯”

故事情节 冒险 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