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及背诵知识点 下载本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

背诵脉络暨纲要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

心理学主要应用领域

1、 心里咨询、心里治疗 2、 发展心理学 3、 教育心理学 4、 社会心理学 5、 组织关系心理学 6、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7、 工业心理学 8、 运动心理学 9、 艺术心理学 10、 犯罪心理学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心理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 怎样研究社会心理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哲学思辨期

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

基本特征:根据权威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 (朴素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先贤、哲人、思想家)

例子:

孔子、诸葛亮、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二、经验描绘阶段

18世纪下半叶以后,心理学进入初创阶段。 强调根据经验来描绘社会行为。

例子:

德国民族心理学: 拉扎劳斯、施坦泰尔

三、实验分析阶段:

科学社会心理学形成于 20世纪2 0年代

1924奥尔波特出版了比较系统的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力学》 被誉为科学社会心理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20 世纪30年代----- 领导、舆论、谣言、种族关系、价值的冲突

20 世纪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反思纳粹、种族主义这特点、 20 世纪50年代——社会交际人格特征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20 世纪60年代——范围扩大到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美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定义之多、如—学家之多“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胡寄南

二、对研究对象的说明

(1)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心理学注重对社会情境的探讨。 (3)个体心理学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第三节怎样研究社会心理

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

客观性原则。分析与综合原则。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伦理性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1、 现象描述性研究 2、 验证性研究

三、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 档案分析法

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资料,借以揭示特定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 (二) 调查法

? 问卷法 ? 测验法 ? 访谈法 (三) 投射测验法:

? 主题统觉测验 ? 罗夏墨迹测验: ? 作业投射法: (四) 现场实验

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 (五) 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 模拟实验: ? 实验室实验:

直接以实验室环境作为实验情境

社会心理学第二节

自我意识 一、 自我概念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 理想自我 ? 应该自我 ? 实际自我;

自我概念的构建(如何了解自己) ?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

?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 ?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 二、 自我觉知

1、 内在自我觉知:重视内部特征和高手

? 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 ? 自我概念中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

? 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信念,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公众自我觉知:在意外在自己的外在方面

? 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 ? 看重他人的反馈,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产生距离

? 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三、 自尊

? 相信自己可爱的程度

? 感到被他人需要的程度以及有归属感的程度 ? 相信自己特别或者独特的程度

? 感到自己在能力上胜任的程度及实现个人潜能的程度 ? 个人愿意冒险并且面对挑战的程度

? 个体设定目标,达到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能力 四、 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又名自我美化或自我强化

自我确认: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 五、 自我效能

指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 自我效能高的人的特点 六、 自我表演

也叫自我展示,是一种策略 例子:

自我抬高:把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 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

恳求:向他人表达依赖他人的同情 恫吓:

逢迎:说他人喜欢听的话“拍马屁” 七、 自我障碍

有意无意地为自己设置障碍,预期失败。

(使用这种策略,有助于个人归因) 八、 自我监控

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先做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

? 高自我解构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 ? 中国人的自我监控能力特别强,所以中国人的社会适应力很强。 九、 自证预言

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的一种方法。 例子: 皮格玛利翁 十、 体相:

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成。

自学内容:

1、 自我偏差:47页 2、 自我与文化:51页

第二节:个人知觉:

一、印象形成

使我们把他人的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的过程。

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1、 第一印象:

指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

人们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唯独: ? 评价:从好坏的方面加以评定

? 力量: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 活动性:

? 个人知觉的线索:

? 例子:美剧《千方百计》 2、 整体印象:

随着我们对他人认识的深入,会逐渐形成对别人的整体印象。 三种形成对他人整体印象的策略: ? 平均模型:

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 ? 累加模型:

方式是累加而非平均的。 ? 加权平均模型: 权重不同。

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范围更广“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天下”、

第二节 社会认知 一、 概念:又称:社会知觉——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运用社会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二、 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总是立即自动化将其归到某一类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他是自发的,立即的。 三、 图式:定义: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 分类:

? 个人图式 ? 自我图式 ? 团体图式 ? 角色图式 ? 剧本 四、 社会认知法则: 1、 便利法则:

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 (比如医生在诊断病情) 2、 象征性法则:

人们根据事物与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 (比如在人们的yi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