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性论文 下载本文

批评的艺术性论文:浅谈批评的艺术性 身为教师,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会遇到犯错误或不听话的学生,教师指出缺点和错误,运用批评的方法是经常和必要的,然而在实践中一再说明问题,批评用得不好,容易伤害学生,收不到良好效果,反而事与愿违。那么,老师怎样使用批评,提高批评艺术性。我认为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表扬式”批评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每个学生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但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到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如果用赞扬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会更好。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时,他只是先制止了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请他去了办公室。当陶先生来到办公室,发现王友已经早早地等在了门外,立即拿出第一块糖果奖励给王友,表扬道:“你很讲信用,没有迟到。”接着又掏出第二块糖果,又一次表扬他:“你是一个尊重师长的学生,听到我的制止就马上住手了。”;随后又拿出第三块糖果说道:“你是因为正直,才用石块砸欺负女生的同学,所以这块糖果是奖励你的正直。”王友吃惊地接过糖果,低着头说道:“我错了。”当先生看见王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奖励他第四块糖果,表扬他:“知错

能改,好样的!”陶先生当时没有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块砸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校规的吗?”“你这样做不对,必须向他道歉。”等说教式的直接批评,而是寻找王友身上的闪光点,把学生好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上,让学生找到了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以表扬的方式委婉地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种巧妙的批评艺术触动了王友,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有少数老师遇到学生犯错误,总爱说:“我讲多少遍了,你就改不掉,你真没救。”错误地认为如果自己不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其结果进入恶性循环,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成为“问题生”。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在他的专著中有这么一段话,非常有启发意义:“制药厂已经把许多良药制成了糖衣片,许多过去极苦的、难吃的中药也加上了蜂蜜和香料。人们越来越欢迎甜口的良药。如果我们教育学生还停留在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上,就落伍了,就不受欢迎了。”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这样他们内心一定会充满感激,积极要求进取,最后达到改正缺点。

二、“榜样式”批评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记得有一次轮到我们班清扫厕所,因下水管道堵塞,厕所里污秽横流,同学们站

在厕所门口面面相觑,谁也不愿进去。见此情景,我一言不发,率先挽起裤腿,走进厕所,清理堵住下水道的脏东西。吃惊之余,同学们也纷纷行动起来,终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下水道很快疏通了。记得那天,我听到最多的话是:“老师,当您第一个走进厕所时,我感到惭愧。”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那天我没有义正词严,声色俱厉的大发雷霆,但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学生易受暗示,善于模仿,有时教师的实际行动比单调的命令和语言批评带给学生的震撼要强烈得多。教育贵在有心无痕,身教胜于言教,用榜样来批评学生,是一种教育艺术,它的功效是枯燥的说教、严厉的责骂所不能比的。老师还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些 “最讲卫生的学生”“最守纪律的学生”“勤俭节约的学生”等活动,用榜样的好思想、好道德、好行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照,启发自省。这样,用典型的形象感召学生,用典型的事迹激励学生,用典型的言行教肓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

三、“情理交融式”批评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经常受到指责训斥,其心理就会感到压抑,久而久之,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因此,不要把批评变成训斥、讥笑、嘲弄,批评应充满爱心,批评内容要明白具体,让学生知道错在哪。禅宗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赶去向师父辞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