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试题及答案(10套) 下载本文

4.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待摊费用处理的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 ( )

A.金额较大 B.受益期在一个月以上 C.受益(摊销)期在一年以内 D.受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 5.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约当产量法可以用来分配: ( )

A.直接材料费用 B.直接人工费用 C.燃料及动力费用 D.管理费用 6.下列各项属于销售费用的是: ( )

A.产品售后服务费用 B.销售机构人员薪酬 C.包装费 D.保险费

7.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完工产品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很小,先完工的产品可以按哪种成本计价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

( )

A.按计划单位成本计价 B.按定额单位成本计价 C.按实际单位成本计价 D.按近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价 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 )

A.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 B.月末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少 C.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D.各月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9.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产品有: ( )

A.联产品

B.由于工人操作原因所造成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但可按规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D.品种、规格多,且数量少、费用比重小的一些零星产品 10.成本分析的评价标准有: ( )

A.历史标准 B.行业标准 C.预算标准 D.国家标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得分,判断错误倒扣分。)

1.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以及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工作等内容。 ( )

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 )

3.企业发生的其他费用支出,如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运输费、水电费等,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 )

4.企业的开办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应在“待摊费用”科目中进行核算。

( )

5.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额,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 )

6.企业本期发生的成本并不能和本期的收入相匹配。 ( )

7.在小批和单件生产中,产品的种类和每批产品的批量,大多是根据购买单位的定单确定的。因而按批、按件计算产品成本,也就是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 ( )

8.如果在一张定单中只规定一件产品,但其属于大型复杂的产品,价值大,生产周期较长,也可以按照产品的组成部分分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 )

9.联产品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 ) 10.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从成本总额角度揭示了主要产品的成本状况。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各种类型内部转移价格的优缺点。

2.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做好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对于成本会计和企业成本管理有何意义?

五、计算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资 料:某企业8月份有关工资及工时发生情况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60 000元,按产品实耗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实用12 000工时,乙产品实用8 000工时;

2)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000元,第二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 000元; 3)辅助生产机修车间人员工资19 000元; 4)厂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7 600元; 5)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1 800元; 6)医务、福利人员工资3 200元;

7)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先进行计提。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8月份薪酬分配表,并作出有关会计分录。 2.资 料:E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为:原材料10 000元,生产工人工资3 600元,制造费用2 40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26 000元,生产工人工资7 200元,制造费用4 800元。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为32 000元,定额工时为2 500小时;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为8000元,定额工时为1 500小时。

F产品本月生产成本明细账有关资料如下:

成 本 项 目

月初在产品费用 定 额 实 际 11

本月生产费用 定 额 实 际 原材料 工资和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 计 5400 1200(工时) 4600 2500 1600 8700 14600 3800(工时) 13000 3500 2400 18900 本月F产品完工80件,单件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110元,定额工时50小时。 G产品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8 000元,定额工时为2 400小时,实际费用原材料9 000元,工资和福利费2 800元,制造费用2 100元;本月投入生产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5 000元,定额工时4 600小时,实际费用为:原材料17 450元,工资和福利费4 900元,制造费用4 060元;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8 000元,定额工时为4 0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分别计算E、F、G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3.资 料:某一多样化经营的公司以分部方式经营。分部A制造X产品,此产品可转移于分部B继续加工也可对外销售。 以目前生产水平,制造X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 0.3元,单价2.75元。 分部B将X产品加工为Y产品每单位的追加变动成本为1.00元。管理当局正制定公司的结算价格政策,讨论中的计价基础为:完全成本,变动成本,市场价格。

要求:为了避免将浪费或高效率转移,应采用何种计价基础,为什么?在短期内,何种结算价格基础将鼓励公司生产效率的最佳运用?但就长期而言,何以不真实?分部B如以市场价格向分部A购入X产品,试指出分部A可能获得的好处。分部A以当时市场价格向分部B出售X产品,则对分部B而言,有何不利?

4.资 料:某企业在生产E产品(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生产出可以制造F产品(副产品)的原料。这种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即成F产品。E、F产品都是单步骤大量生产,在同一车间进行。10月份具体资料如下:

E产品领用材料120 000元,该车间的生产工人薪酬24 000元,制造费用30 000元;E、F产品的产量分别为2 000件和500件,生产工时分别为11 000小时和1 000小时。

本月生产E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生产出可以制造F产品的原料800公斤,每公斤定价为0.6元,全部为F产品所耗用。

E产品的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的定额成本计价;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为8 000元,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为9 000元。F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E、F产品的实际成本。

5.资 料:某企业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产品产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 固定总成本(元) 产品总成本(元) 2002年 1 000 12 9 000 21 000 2003年 1 200 11 10 000 23 20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程度。

《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 ( )

A.核算的职能 B.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C.监督的职能 D.计划和考核的职能 2.成本核算的基本假定中“材料物资计价假定”的基础是: ( )

A.国家方针政策 B.企业会计准则 C.企业经营管理规章 D.企业成本分配标准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 )

A.“预提费用”科目 B.“财务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制造费用”科目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

A.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中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中

C.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和部门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 5.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

A.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中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中 C.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和部门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

6.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C.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7.企业期间费用月末转入的会计科目是: ( )

A.“本年利润” B.“其他业务收入” C.“利润分配” D.“主营业务收入” 8.企业支付的排污费,应当计入: ( )

12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税后利润 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C.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D.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10.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 ( )

A.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D.不便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 11.狭义的成本分析主要是指: ( )

A.事前成本分析 B.事中成本分析 C.事后成本分析 D.全过程成本分析

12.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基期单位成本直接人工10元,工资平均曾长6%。若测算出来计划期由于工资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变动对甲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是增加0.20元,则可推知劳动生产率: ( )

A.增长4% B.降低4% C.增长8% D.降低8%

13.由于生产安排不当,计划错误,调度失误等造成的损失,应由谁负责:( )

A.财务部门 B.劳动部门 C.生产部门 D.采购部门

14.业绩考评是责任会计的重要环节,它通常以责任预算为依据,通过编制什么将实际完成情况与责任预算相比较,借以评价与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 ( )

A.责任报告 B.差异分析表 C.预算执行情况表 D.实际执行与预算比较表 15.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是由什么引起的: ( )

A.材料的消耗 B.人工的消耗 C.制造费用的消耗 D.作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工业企业可分为: ( )

A.生产成本 B.供应成本 C.经营销售成本 D.非生产成本 2.核算生产费用的账户主要有: ( )

A.“生产成本”账户 B.“废品损失”账户 C.“制造费用”账户 D.“管理费用”账户 3.职工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主要有: ( )

A.计时工资 B.各种奖金 C.各种津贴 D.劳动保险费

4.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当按照各辅助生产车间: ( )

A.受益数量多少排列顺序 B.受益金额多少排列顺序 C.受益少的排列在前 D.受益多的排列在后

5.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应具备的条件是: ( )

A.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B.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6.下列各项不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 )

A.业务招待费 B.排污费 C.广告费 D.产品展销费 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应该: ( )

A.登记直接费用 B.登记生产工时 C.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 D.不登记任何费用 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月月末: ( )

A.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 C.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不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9.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是: ( )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 C.便于成本日常控制 D.可以使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10.成本分析按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 )

A.预测分析 B.决策分析 C.控制分析 D.考核分析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得分,判断错误倒扣分。) 1.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决定依据。( )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应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13

( )

3.在采用计时工资情况下,若只生产一种产品,则生产人员薪酬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 )

4.“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是资产科目;“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是负债科目。 ( )

5.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定额比例法时,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额,由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共同负担。 ( )

6.不能产生营业收入的耗费,严格说来不是费用,而应称为损失。 ( ) 7.如果同一时期内,几张定单规定有相同的产品,则应按定单分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 )

8.如果一张定单规定有几种产品,也可合为一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 )

9.产品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工艺技术过程完全相同,但由于人工操作原因而造成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可以应用分类法的原理,按照它们的不同售价在它们之间分配费用。

( )

10.生产情况表报告的时间间隔越短,其及时性就越强。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2.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各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区分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作用何在?

五、计算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资 料:某企业8月份折旧资料如下:8月初某类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金额为1 500 000元。其中:第一基本生产车间600 000元,第二基本生产车间300 000元,机修车间200 000元,厂行政管理部门400 000元。该企业采用分类折旧率计提折旧,月分类折旧率为0.6%。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该类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并作出有关的会计分录。 2.资 料:某企业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6月份该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资料如下:原材料32 100元,其中A产品每件消耗材料180元,B产品每件消耗材料150元,直接人工20 000元,制造费用5 000元。A产品耗用生产工时6 600小时,B产品耗用生产工时3 400小时。

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A、B产品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其他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量记录 产品名称 A B 月初在产品 30件 50件 本月投产 120件 70件 月初在产品成本记录 产品名称 A B 合 计 产品成本项目 原材料 5400 7500 12900 直接人工 1800 3000 4800 制造费用 1700 2100 3800 合 计 8900 12600 21500 本月完工 100件 80件 月末在产品 50件 40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A、B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资 料:假设存在两个利润中心:售出部门A与购入部门B,A部门生产并销售一种中间产品(电动机)给B部门,B部门运用购入的中间产品来制造玩具汽车。上述部门都是利润中心,都要追求部门的利润最大化。两个部门有关成本结构的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 目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A 部 门 150美元/天 0.1美元/件 B 部 门 100美元(每天生产的前100件) 0.2美元/件(产量超过100件时) 对于B部门的最终产品(玩具汽车)的需求随销量的增大而下降,其中产品的产量与价格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销 售 量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假设内部结算价格定为每件0.95美元。

14

单 位 价 格(美元) 2 1.8 1.5 1.3 1.2 1.04 总 收 入 200 360 450 520 600 624 要求:计算在各种产量的水平下售出部门和购入部门的利润以及公司整体的利润并进行总结。

4.资 料: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A、B、C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近,因而归为一类(甲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其它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6月份具体资料如下:

A、B、C三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50元、60元和45元;工时消耗定额分别为14小时、16小时和13小时;产量分别为2 000件、1 500件和1 200件。

本月甲类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其中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所示:

产品成本明细账 项 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累计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材料费用 38920 252960 291880 256200 35680 直接人工 74360 74360 74360 制造费用 81796 81796 81796 合 计 38920 409116 448036 412356 35680 要求:计算A、B、C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填制甲类产品成本计算表。 5.资 料:某企业2003年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和丙不可比产品。有关资料见下表:

产品 名称 甲 乙 丙 实际产量(台) 12月份 200 50 10 本年 累计 2 200 550 130 单位成本(元) 上年 实际平均 100 200 — 本年 计划 90 190 420 本月 实际 17 600 9 350 4 310 实际总成本(元) 1-11月份 累计 178 200 94 050 52 890 该企业2003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为8%。

要求: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