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设计

《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课题 课型 新课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一)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其形状。 2、认识地球仪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事例或现象与数据等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勇于进取,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的大致过程2.识记地球的三个重要数据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事例或现象与数据等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比较认识地球与地球仪的异同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设问法、列举法、比较法、演示说明法 教学过程: 大?你是怎样知道的?我们的前人又是怎样认识大地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二、新课学习:1、学生看书本第一章第一节的P1—P4. 2、引导学生学习—— 阅读:P3“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解答P4活动第3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于评价肯定与表扬,并作小结叙述:科 学研究、真理探求是一个需要人类具有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努 力,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为追求科学真理刻苦学习、不畏艰难困 苦的精神。 一、新课引入:我们每天生活的大地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有多[来源:学科网]学生学法:读图法、观察法、比较归纳法 二次备课 (23)生活中能用来证明是个球体的事例:P3-P4活动第1、2题 让学生说说体会认识,教师再作解析说明。 过渡:人类不仅很好地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测量出了地球的相关尺寸,有哪些? (3)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的数据 [来源:学&科&网Z&X&X&K] 1 / 6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设计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的周长:约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补充认识:(地图册P4)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与极半径6337千米有差距,因此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阅读P4文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制作地球仪?什么是地球仪? (2)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的评价与叙述:因为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要学习认识地球表面的事物通过地球仪——地球的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去认识就方便可行;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最大的区别是地球仪是个规则的球体,而真正的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地球仪跟地球相比少得多,制作出来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非常微小(1米半径的地球仪相差不到1毫米)。 三、本课小结:以板书简述(略) 四、布置作业: 复习理解本节学习要点,预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P1~P3)。完成练习册《21世纪教育网》本节相关习题。预习经线与纬线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所经历的主要过程: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大地是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 (2)生活中能用来证明是个球体的事例: A.海边看帆船 B.月食 C.站得高,看得远 2 / 6

二次备课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设计

(3)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的数据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的周长:约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来源:学*科*网]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人们为什么要制作地球仪?什么是地球仪? (2)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 教 学 后 记 [来源:学科网ZXXK] 课题 课型 新课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二)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在地球仪上比较认识经线与纬线的概念、形状、数量、长度、指示方向、零度的线等内容。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球仪及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来源:学*科*网]【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求知精神。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