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网络金融传统金融行业面临的压力和转型 下载本文

大数据时代网络金融传统金融行业面临的压力和转型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成为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潮流之并正在 深刻影响着银行竞争格局。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 介功能的金融模式,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等。从发 展历程上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 联网技术的突破和运用,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我们判断,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并不是简单的颠覆作用。换 言之,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应用把传统银行做得更好,是我们重点思考的方向。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对接融合,将可能极大改变传统银行 的模式,改变途径包括长尾效应、迭代效应和社区效应。。\

长尾效应:传统银行强调大客户、大众市场、主流业务和蓝海战略,虽然也强 调“个性化定制’、“小利润大市场’、“二八效应”,但由于数据收集、有效分析、 精准定位、柔性生产、点对点营销等信息处理技术手段的缺失,大银行难以满足小 众市场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开放、互动的特性,以及数据重构、云计算、移动支付 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海量的中小微企业与细分消费群体成为银行的主要客户成为 可能。通过精准营销,个性化有效客户群的迅速增加将是长尾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迭代效应:迭代效应是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银行的另一种路径。通俗地讲,银 行推出的原型产品或原型服务尽快上线,让普通用户参与产品试验与验证,通过用 户互动、反馈迅速调整原型设计,持续微创新、不断完善,推出关注用户体验、真 正有竞争力的差异化金融产品。

社区效应:大数据时代下,银行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于传统金融体系外专业化 的电商企业、互联网运营商、数据收集公司、信息处

理公司、重点客户咨询公司、 移动支付公司、网络安全公司等密切合作。银行业的竞争模式将转变为以银行为中 心的银行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冲击,传统银行未来可能的演进方向将是‘‘智慧银行”牢 牢把握‘‘数据运用”这个核心问题,用好不断增加的数据,从中对数据更深、更 智慧的挖掘,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获取价值。此外,互联网金融未来也将有可 能重构传统银行的业务开发、客户关系管理、评审、授信、信贷、风控等融资链各 环节。例如,在负债业务中,传统银行可以借助成熟的第三方中间支付平台(如 支付宝),发行直投实体经济的新型理财产品,扩大筹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具 体运作模式可设计为:第一,筹集资金可以直接投向于传统银行的棚户区改造等优 质项目与实体经济,不存在余额宝“吸血鬼” “寄生虫”等争议;第二,具体的 资金用途和贷款项目建设进度可向社会公众公开,投资专业、收益稳定、风险可 控、信息透明,是置于有效监管的阳光运作;第三,P2P模式,资金运作过程中,过滤掉基金与协议存款等中间层,项目收益直接让利给普通社会老百姓与投资者;第四,收益率可灵活调整,原则上收益率可择机确定在银行债券融资与一般理财产品两者利率之间的区间,既对投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又低于债券融资成本,以较低成本吸收资金来源;第五,具有传统银行较高的信誉度、筹资额度大、期限长、规模较稳定。

专业公司的大数据违约模型风控数据系统内嵌了几千条规则,一旦实时评估结果触发红线,预警信息直接跳出来,必须处理,甚至收贷。借助于银行生 态圈的合力,传统银行及时跟踪把控项目风险,真正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传统银行必须拥有开放、互动的心态与思维,谋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 行的最大交集银行业是最具有垄断特征的行业之一,而互联

网金融正在逐步打破这种垄断门槛。传统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最怕“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对互 联网金融视若无物,不屑一顾;看不懂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变得那么强;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革命“温水煮青蛙”,逐步丧失生命力。传 统银行的战略机遇期就存在于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对接,不懂得变通者也许就是下 一个十年周期中倒下去的诺基亚与索尼。

认真研判跨行业重大商业模式创新,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中,传统银行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它史无前例的与移动互联 网、云存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挖掘、020叠加融合,不断改变着行业面 貌。建议传统银行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重大技术创新与全新商业模式进一步 务实研究,尤其需要增强全球视野、提高定量化程度,使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M为未来实践创新打好基础。

树立底线思维,传统银行可以成立子公司或独立事业部,大胆谨慎的试 水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子公司或事业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确保在组织架构、风险传递与激励机制上,将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进行有效隔离。一方面,传统银行对互联网 金融业务可以“大胆设计、谨慎试行”,在外部条件明朗化后稳步加以实施;另一 方面,可不断积累专业经验与专业人才,应对未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 击与振动,为银行未来的结构性变化与流程再造做长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