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是平面几何,平面是由线构成的,线动就成面了,所以线段的长度的变化,影响了图形的大小,形状。 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题型,一直是数学中考中的必考题型,求线段的长度正是这类计算题中的典型代表.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试题的命制均立足教材,解决途径都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自己猜想、探究、发现。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中,特别是初三数学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一、 当一条线段上有多条线段时。

1、利用观察图形的方法,直观地求线段的长度。 当点把一条线段分成几条线段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找出已知线段与未知线段的和差的关系,从而求出线段。 例1、 已知如图,线段AB=10,点C在线段AB上,且AC=3,求BC的长。

这题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找出未知线段BC=已知线段AB-已知线段AC,从而求出。

2、 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求线段的长度。

当有线段中点出现时,可以考虑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把例1变式为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线段AB=10,求BC的长。 这题可以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以得出BC等于AB的一半,

从而求出。

3、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用列方程的方法求线段的长度。 把例1变式为点C、D为线段AB上的点,把AB分成2:3:5三部分,线段AB=10,求线段AC、CD、DB的长度。 本题通过观察图形,找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

AC+CD+DB=AB,正确设元,设AC=2x,CD=3x, DB=5x. 从而列方程求解。

本类题型,通过观察图形的方法,正确找出已知线段与未知线段的关系,正确求出线段的长度。 二、 当所求线段是三角形的边元素时。 1、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常用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极其重要的定理,它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应用十分广泛. 是用来求线段的长度的基本方法。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长度,求第三边的长度。 例2:在Rt△ABC中,∠C=90O ,AB=10,BC=6,求AC的长。 分析:这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求另一条直角边,就可以运用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关键是构健出直角三角形,再找出所求的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直角边还是斜边,或者它们的关系,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所要求的线段长度。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求解。

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比较常见,它有一个重要性质---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这个性质非常常见,经常用来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而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

如把例2变式为已知△ABC中,AC=BC,AB=10,BC=6,求AB边上的高。

分析:这题首先作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求出底边的一半,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所要求的高。 3、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解。

也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函数去求线段的长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初中新课标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是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目的和归宿。通过引导学生构造出直角三角形,然后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为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元素时,即可以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三个未知元素。

例如:北师大九年级下册P13,知识技能第3题。 如图,SO是等腰三角形SAB的高,已知∠ASB=120O,AB=54,求SD的长。

分析:因为三角形SAB是等腰三角形的高,由等腰三角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