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国民经济核算读书笔记

15级会计ACCA 班 201526909019 李佳凌

课程知识梳理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有两种涵义:

一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静态);

二是指社会产品再生产——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总过程(动态).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核算,又称国民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宏观管理的重点工具

(1)监测经济活动⑵ 提供数据支持⑶ 为制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帮助⑷ 进行统计的国际比较 (一)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NA即国民账户体系 SNA与MPS比较主要表现为

核算范围不同核算内容不同核算方法不同

(1)在核算范围上,MPS限于物质产品的核算,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SNA的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因而能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

(2)在核算内容上,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SNA除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外,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3)在核算方法上,MPS主要采用平衡表法,侧重每个平衡表内部门的平衡,但平衡之间的联系不够严谨;SNA主要采用复式记账法,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能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水平。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加快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通过了新修订的SNA,它将成为适用于世界各国的统一的国际标准。 两大体系都是联合国推荐使用的,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SNA,只有几个国家使用MPS。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

1952-1984年,采用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的MPS体系;

1985-1992年,为与当时实行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采用MPS和SNA两种体系并存、两者并用的方式;

1993年至今,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MPS,建立与联合国新SNA接轨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版本。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 1.常住单位

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亦称常住机构单位。

2.生产范围 包括三部分。

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3.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从而它的消费范围也限于包括在上述生产范围内的货物和服务。 4.资产范围

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即资产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 5.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生产者价格等于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