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96.目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病因有 、 和 。

97.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可为 或 ,亦可为 。

98.分泌性中耳炎,若鼓室积液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 。

99.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粘膜的急性 炎症,病变主要位于 , 好发于 。

100.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包括 、 及 。

10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常有耳痛,可向同侧 放射,吞咽及咳嗽

时 ,鼓膜穿孔流脓后 。

10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前可用1%酚甘油滴耳,穿孔后 。

10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 、 或深达 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常与慢性 合并存在。

104.依据病理及临床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 、 及 三型。

1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为耳内 、鼓膜 及听力 ,

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

10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乳突X线摄片可见边缘 的透光区,颞骨CT扫描

可见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内有软组织影,可伴轻微 。

107.胆脂瘤非真性肿瘤,实为中耳、乳突腔内的 。囊壁为复层 ,

囊内充满 、 及 。

108.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功能不良,中耳长期处于 ,

中耳粘膜充血、肿胀、增厚,继而堵塞 之间的狭窄通道,造成上鼓室负压。受

上鼓室负压的影响,鼓膜 逐渐陷入上鼓室内,内陷的鼓膜形成一囊袋。

109.后天性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外耳道及鼓膜的 沿松弛部或紧张

部 穿孔处的骨面向 、 移行生长,形成胆脂瘤。

110.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点为耳内 流脓,有特殊 。后天性原发性

胆脂瘤早期可无 ,此型一般均有较重的 聋。

11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 、 、 、

以及 。

112.梅尼埃病为 所致的、以 、 和 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13.梅尼埃病眩晕发作时可伴有 、呕吐、 、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反射症状。

114.梅尼埃病耳鸣多出现在眩晕发作 ,并于眩晕发作时 , 自然缓解,但不消失。

115.梅尼埃病发作期耳聋 ,间歇期 ,明显波动。 116.梅尼埃病患者听力图早期为 或 ,晚期可呈 ,

重复测试听阈明显波动。

117.听觉系统中 、 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可致不同程度的

听力减退,轻者称为 ,重者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响称为 。

118.语频平均听力损失 者均可使用助听器,听力损失 左右效果最好。

119.双耳聋的患者,若两耳听力损失程度差别较大,但都未超过50dB,

宜给听力 耳配用,若有一听力损失超过50dB,则应给听力 耳佩戴。 三、名词解释:

1、鼻阈:是指相当于大翼软骨外侧的上缘处向内形成的弧形隆起,是鼻前

庭最狭窄处,亦称鼻内孔。

2、利特尔区:是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内动脉血管汇聚形成的血管丛,是由鼻腭、筛前、筛后、上唇及腭大动脉分支密切吻合而成,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3、窦体复合体:是指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

4、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又称花粉症。

5、全鼻窦炎: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受累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称全鼻窦炎。 6、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时称鼻中隔偏曲。

7、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为声门裂,简称声门,为喉最狭窄处。

8、混合型乳突:依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四种类型,混合型是指上述3型中有任何2型同时存在,或3型俱存者。

9、听阈:听阈是指足以引起人耳听觉的最小声强值,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每个人的听阈不一样。

10、胶耳: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极为粘稠而呈胶冻状者,称之为胶耳。 11、灯塔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始穿孔一般甚小,不易看清。清洁外耳道后可见穿孔之处鼓膜有闪烁搏动的亮点,称为灯塔征。 四、简答:

1、简述“危险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是指鼻根部、两口角这三点连线之内的区域。外鼻的眦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眼下静脉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而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故当鼻或上唇患疖肿处理不当或随意挤压,则有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的危险。

2、试述咽淋巴内环的组成。

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有些聚集成团,有些为淋巴滤泡散布在粘膜下,彼此有淋巴管相通,形成一环,称内环,包括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腺样体、舌扁桃体、咽侧索以及咽后壁淋巴滤泡等。 3、试述两侧喉返神经走行的不同特点。

支配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均为迷走神经的分支。

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入胸腔后分出,左右两侧径路不同。左侧的径路较长,在迷走神经经过主动脉后离开迷走神经,绕主动脉弓之下、后沿气管食管沟上行,到环甲关节的后方入喉。右侧在锁骨下动脉之前离开迷走神经,绕该动脉的下、后方,再沿气管食管沟上行,到环甲关节的后方入喉。 由于左侧喉返神经较右侧长,受损伤的机率比右侧较大,故临床上左侧发生麻痹的机会较右侧多。

4、简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途径为:

(1)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咽鼓管途径。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②急性传染病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