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药物分析》成教期末考试试题指导 酸 一. 单项选择题 18.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是因为( A ) 1.现行版《中国药典》是( D ) A.片剂中有其他酸性物质; B.片剂中有其他碱性 A.2000年版; B.2005年版; C.2008年版; D.2010 物质; C.阿司匹林具有酸碱两性; D.使滴定终 年版 点明显 2.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0g”的称量范围是( B ) 19.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应检查的杂质是( A ) A.1.95g-2.04g; B.1.95g-2.05g; C.1.9g-2.1g; A.对氨基苯甲酸; B.对氨基酚; C.间氨基酚; D. D.1.6g-2.4g 水杨酸 3.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 20.中国药典中所收载的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指示终 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B ) A.1%; B.0.1%; C.0.01%; D.0.3% 4.“信号杂质”是指( C ) A.在自然界存在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 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B.在个别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C.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多少可以反映出 药物的纯度水平; D.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量。 5. 中国药典中铁盐检查法中,所使用的显色剂为( A ) A.硫氰酸铵溶液; B.硫酸铁铵溶液;C.硫酸铈铵 溶液;D.铁氰化钾溶液 6.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杂质不采用的方法是( D ) A.已知杂质对照法;B.可能存在的杂质对照法;C.
高低浓度对照法; D.内标法
7.凯氏定氮法测定有机氮药物的含量,消解时的氮
原子转变为( B )
A.N2; B.NH3; C.NH4HSO4; D.NH4BO2
8.准确度是指用某分析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
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 A )表示
A.回收率; B.偏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标准 偏差
9.色谱法系统适应性试验不包括( A )
A.准确度; B.分离度; C.重复性; D.拖尾因子
1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试验时,通常用信噪比为
10时所对应的浓度估计分析方法的( D )
A.准确度; B.精密度; C.检测限; D.定量限
11.决定巴比妥类药物共性的是( A )
A.巴比妥酸的环状结构; B.巴比妥酸的取代基; C.巴比妥酸取代基的个数; D.巴比妥酸取代基的 位置
12.在弱碱性溶液中能与过量硝酸银试液产生白色
沉淀的药物是( A )
A.苯巴比妥钠; B.异烟肼; C.维生素C; D.地 西泮
13.可以鉴别司可巴比妥钠的反应是( D )
A.亚硝酸钠反应; B.戊烯二醛反应; C.二硝基 氯苯反应; D.与高锰酸钾反应
14.能用溴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 C )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司可巴比妥; D.硫 喷妥钠
15.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 C )
A.碘化钾试液; B.碘化汞钾试液; C.三氯化铁 试液; D.硫酸亚铁试液
16.对氨基水杨酸钠中检查的特殊杂质是( C )
A.水杨醛; B.水杨酸; C.间氨基酚; D.苯酚
17.阿司匹林中应检查的杂质是( D )
A.苯甲酸; B.对氨基酚; C.水杨酸钠; D.水杨
点的方法为( B ) A.电位滴定法; B.永停滴定法; C.外指示剂法; D.内指示剂法
21.需要检查游离肼的药物是( B ) A.尼可刹米; B.异烟肼; C.盐酸氯丙嗪; D.地 西泮
22.能发生绿奎宁反应的药物是( C ) A.硫酸阿托品; B.硫酸链霉素; C.硫酸奎宁; D. 硫酸庆大霉素 23.测定地西泮含量的方法有( C ) A.铈量法; B.溴酸钾滴定法; C.非水滴定法; D. 钯离子比色法 24.具有共轭多烯侧链的药物是( C ) A.司可巴比妥; B.阿司匹林; C.维生素A; D. 维生素E 25.可用三氯化锑反应鉴别的药物是( A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
生素E
26.可以用硫色素反应鉴别的药物是( B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
生素E
27.中国药典中测定维生素B1原料药的方法是
( D )
A.碘量法; B.酸性染料比色法;C.双相滴定法;
D.非水溶液滴定法
28.具有烯二醇和内酯环结构的药物是( B )
A.尼可刹米;B.维生素C;C.青霉素钠;D.链霉
素
29.具有甲酮基结构的药物是( D )
A.氢化可的松;B.雌二醇;C.甲睾酮;D.黄体酮
30.可采用四氮唑比色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 D )
A.维生素E;B.庆大霉素;C.黄体酮;D.氢化可的
松
31.具有6-APA母核的药物是( B )
A.硫酸庆大霉素;B.青霉素钾;C.土霉素;D.头
孢氨苄
32.具有7-ACA母核的药物是( D )
A.硫酸链霉素;B.盐酸四环素;C.氨苄西林;D.
头孢氨苄
33.青霉素在pH2条件下的降解产物是( B )
A.青霉烯酸;B.青霉二素;C.青霉醛;D.青霉噻
唑酸
34.需要进行溶出度检查的片剂是( C )
A.是片剂就要检查;B.小剂量的片剂;C.难溶性
药物的片剂;D.糖衣片剂
35.药品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项目不包括( A )
A.代表性;B.有效性;C.安全性;D.纯度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青霉素类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ABD )
A.青霉胺;B.青霉烯酸;C.6-氨基青霉烷酸;D.
青霉二酸;E.青霉噻唑酸。 E.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的波长范围内为一条 直线 2.药物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BC ) A.药物鉴别;B.药物的杂质检查;C.药物有效成 分的含量测定;D.药物剂型改造;E.药物的疗效
评价
3.对药品质量管理控制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法令性 17.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DE ) 文件包括( ABD )
A.在氢氧化钠碱性下;B.在盐酸酸性下;C.溶剂 A.GCP; B.GMP; C.GOP; D.GSP; E.GTP
为水;D.溶剂为新沸放冷的水;E.在稀醋酸酸性 4.药物中的杂质是指( ABC )
A.药物中的合成中间体;B.药物中的异构体;C. 下
药物中的吸附水分;D.注射剂中的注射用水;E. 18.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需要的条件
片剂中的淀粉
5.药物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 AB )
A.生产过程;B.贮藏过程;C.分析试验过程;D. 临床使用过程;E.体内代谢过程
6.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杂质的方法有( ABC )
A.已知杂质对照法;B.可能存在的杂质对照法;
C.
高低浓度对照法;D.内标法;E.重氮化法
7.药物杂质限量检查需要验收的效能指标有
( CDE )
A.准确度;B.精密度;C.专属性;D.检测限;E. 耐用性
8.用于鉴别巴比妥类药物的反应有( BE )
A.硫酸反应;B.银盐反应;C.硫酸荧光反应;D. 二硝基氯苯反应;E.铜盐反应
9.用于苯巴比妥钠的鉴别反应有( AB )
A.亚硝基化反应;B.硝基化反应;C.高锰酸钾反 应;D.戊烯二醛反应;E.硝基氯苯反应
10.直接能与三氯化铁试液产生呈色反应的药物有
( ACD )
A.水杨酸;B.盐酸普鲁卡因;C.对氨基水杨酸;
D.
对乙酰氨基酚;E.阿司匹林
11.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有( CD )
A.水杨酸;B.阿司匹林;C.对氨基水杨酸钠;D. 盐酸普鲁卡因;E.盐酸利多卡因
12.属于芳胺类药物的是( BCD )
A.肾上腺素;B.对乙酰氨基酚;C.盐酸普鲁卡因; D.盐酸利多卡因;E.盐酸硫胺
13.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可用于指示终点的方法有
( ABCD )
A.永停滴定法;B.电位滴定法;C.内指示剂法;
D.
外指示剂法;E.自身指示剂法
14.属于吡啶类药物的是( AB )
A.尼可刹米;B.异烟肼;C.氯氮卓;D.地西泮;
E.
硫酸阿托品
15.以结晶紫为指示剂,可以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 定的药物是( ACE )
A.地西泮;B.盐酸氯丙嗪;C.硫酸阿托品;D.硝 酸士的宁;E.磷酸可待因
16.用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 的依据是( DE )
A.维生素A在可见区有吸收;
B.维生素A可发生硫色素反应;
C.维生素A可发生三氯化锑反应; D.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有( BCD ) A.加入乙醇;B.加入丙酮;C.在稀醋酸酸性下;D.
淀粉指示液;E.碘化钾-淀粉指示液 19.常用的四氮唑盐试剂有( CD ) A.BCP; B.TB; C.BT; D.TTC; E.BTB
20.具有α-醇酮基的药物有( BD ) A.黄体酮;B.氢化可的松;C.雌二醇;D.地噻米 松;E.甲睾酮 21.可以发生羟戊酸铁反应的药物为( AB ) A.青霉素钾;B.阿莫西林;C.链霉素;D.庆大霉
素;E.四环素 22.注射剂的一般检查项目包括( BDE ) A.均匀度;B.澄明度;C.释放度;D.热源;E.无菌
23.我国现行的法定药品质量标准包括( AB ) A.中国标准;B.局颁标准;C.临床研究用药品标 准;D.暂行或试行药品质量标准;E.企业标准
24.药品质量标准中检查项目下包括( ABCD ) A.有效性;B.均一性;C.安全性;D.纯度要求;E.
代表性
三.简答题 1.试述氧瓶燃烧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药物定量分析)P162 (1)原理:氧瓶燃烧法系指分子中含有待测元素的
有机药物在充满氧气的密闭燃烧瓶中充分燃烧,使有机结构部分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待测元素根据电负性的不同转化为不同价态的氧化物(或
无氧酸),被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多以酸根离子形式存在),以供待测元素的检查或定量测定用。 (2)特点:快速分解有机结构的最简单方法,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使有机结合的待测元素定量转化为无机形式。 (3)应用范围:适用于含卤素或硫,磷等元素的有机药物分析的前处理。 2.凯氏定氮法测定有机含氮药物的原理是什么?(药物定量分析P159 本法系将含氮药物与硫酸在凯氏烧瓶中共热,药物分子中有机结构被氧化分解(亦称“消解”或“消
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结合的氮则转变为无机氨,并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经氢氧化钠
碱化后释放出氨气,并随水蒸气馏出,用硼酸溶液或定量的酸滴定液吸收后,再用酸或碱滴定液滴定。
3.简述中国药典中含量均匀度检查法?(药物制剂
四.计算题
分析)P471 (1)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2)Chp2010含量均匀度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10片(个),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每片(个)以标示量为100的相对量X,求其均值X和标准差S【S= 】以及标示量与均值之差的绝对值A(A=∣100-X∣)如A+1.80S≤15.0,则供试品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若A+S>15.0,则不符合规定;若A+1.80S>15.0,且A+S≤15.0,则应另取20片(个)复试。根据初复试结果,计算30片(个)的均值X,标准差S和标示量与均值之差的绝对值A:如A+1.45S≤15.0,则供试品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若A+1.45S>15.0则不符合规定。 4.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生物碱)P339 (1)基本原理:酸性染料比色法是针对生物碱药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可与某些酸性染料结合显色,而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B+H+=BH+ HIn = H++ In- BH++ In- =(BH+. In-)水相=(BH+. In-)有机相 (2)影响因素:①水相最佳PH的选择②酸性染料及其浓度③有机溶剂的选择④水分的影响⑤酸性染料中的有色杂质
5.什么是滴定度?应该如何计算滴定度?(药物定量分析)P144
(1)滴定度系指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中国药典》用毫克(mg)表示。 (2)计算:T(mg/ml)=m*a/b*M 式中,m为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a为被测药物的摩尔数,b为滴定剂的摩尔数,M为被测药物的毫摩尔质量(分子量,以mg表示)
6.简述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芳酸)
(1)原理:苯甲酸钠为碱金属盐,易溶于水,可采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但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
碱性较弱(Pk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C6H5CO2Na+Hcl—C6H5COOH+Nacl (2)方法: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o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6H5CO2Na,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6H5CO2Na不得少于99.0%
3
1. 取乙酰氨基酚0.0415g,精密称定,置
250mL容量瓶中,加入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以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0.590,按乙酰氨基酚的吸收系数为715计算,求其含量百分率。
解: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A×D) ×100%/(E×L×100×W) = (0.590×250×(100/5)) ×100%/(715×1×100×0.0415)=99.4%
E:为被测药物的吸收系数,即溶液浓度为1%(W/V),溶液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 含量百分率为99.4%
2.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
0.4015g,加中性乙醇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NaOH滴定液(0.1025mol/L)滴定,消耗21.55mL。每1mLNaOH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求本品的含量是多少?
解:含量的百分率=(V×F×T / W)×100% = (21.55×(0.1025/0.1)×18.02) ×100%/(0.4015×1000) = 99.1%
含量百分率为99.1%
3. 中国药典规定,在砷盐限量检查时,取标
准砷溶液2.0mL(1mL相当于1ug As)制备标准砷斑。现依法检查氯化钠中的砷盐,规定其限量为0.00004%,求应取供试品多少g? 解:L% = (C×V) ×100%/S 0.00004% = (1×2.0)×100%/S×106 S=5.0g,应取供试品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