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解版《古代汉语》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下载本文

钦州学院中文系2008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A卷)

试室 课程:古代汉语

?线????? 适用班级:中本073班、中本074班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开卷。

? ? ? ? ? 别??班? ? ? ? 封 ? 别?系? ? ? ? ? ? ? ? 名?姓?密 ? ? ? ? ? ? ? ? ) 题 答 不号 学内 线 封 密 ( 4.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C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下面对“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临”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C ) A.面对 B.临视 C.哭悼死者 D.从高处向低处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B ) A.德之不脩,学之不讲。〔讲:讲解〕

B.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憋闷, 积〕 C.多行不义必自毙。〔毙:死亡〕

D.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逆:违背〕

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D ) A.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B.敢问以国.报隹谁者奈何? C.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D.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D )

第 1 页 共 5 页

A.响:回声—声音 B.色:脸色—颜色 C.狱:案件—监狱 D.坟:土堆—坟墓

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D )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 C ) A.伯牛有疾,子.问之。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D.防民之口,甚.

於防川。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 D ) A. 怕.乎无为,澹乎自持。 B. 子为父死,亡.

所恨。 C.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 D.下臣不幸..

,属当戎行。 11.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A ) A.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虮蝨。 C.姜氏何厌之有?

D.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

12.“君为我呼入”句中的“为”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C ) A.动词,作谓语。

B.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 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13.“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B )

A.形容词 B.副词 C.名词 D.动词 14.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 ) 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踵门而告文公。

第 2 页 共 5 页

15.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於”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 ) A.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乱於治;迷於言,惑於语。 B.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C.上古竞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 D.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16.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C ) A.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

D.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7.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

A.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孟尝君客我。 D.关中阻山河四塞。 18.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 ) A.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B.谁与,哭者?

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C ) A.是社稷之臣也。

B.楚左君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D.千金,重币也。

2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的“莫”字,其词性是( D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意义,并以此为例,分析说明古今词义在词义色彩上发生的变化: (1)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谣言:民间的歌谣谚语,中性词;现代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带贬义。

(2)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下流:地位低下,处境低下,中性词;现代指品德恶劣,贬义词。

(3)冯唐已老听吹嘘。 ..吹嘘:替人宣扬、称扬,中性词:现代指说大话,贬义词。

(4)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爪牙:古代用于人,指得力助手,褒义词;现代指走狗帮凶,贬义词。

第 3 页 共 5 页

(5)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

锻炼:玩弄法律陷害别人,贬义词;现代为中性词,在“锻炼意志”等场合还 有褒义。

2.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本义是昏暮,但是它主要被借用来表 示语言中的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什么)”,昏暮的意思后来用“暮” 字表示。“夫”字的本义是成年男子,但是它同时也被借用记录语言中 的指示代词,如“夫执舆者为谁”。“疲”字的本义是疲劳,但古书里 疲劳的意思常用“罢”来记录。请分析一下这三种用字现象的共同点及 区别。

答:共同点:“莫”作无定代词。“夫”作指示代词,“罢”表疲劳的“疲” 是假借现象(或同音假借)。 区别:“莫”借作无定代词为本无其字的假借;但“莫”字的本义由后起字“暮 承担。“夫”借作指示代词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夫”字兼表本义和借义(或 造后起字。)。“罢”借作“疲”为本有其字的通假(或假借)。

三、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下面短 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癸酉,师陈于鞌。丙阝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 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 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 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 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然子病矣!”张侯 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 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1.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

2.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

3.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如果有地势不平(或“难行”)的路,我一定要下来推车,你难道知道这些情况吗?

第 4 页 共 5 页

4.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怎么能由于伤重而坏了国君的大事呢?

5.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张侯)把右手所持的缰绳并握在左手中,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击鼓。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