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3.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苏教版 下载本文

12 伊索寓言

教材解读调整

寓言,本来指有所寄托的话,后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伊索寓言》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寓言之一,也是全世界读者阅读率最高的文学作品之一。相传为伊索所作,故以《伊索寓言》名之。作品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也有写人与神的。它们广泛地概括了社会斗争经验和人生教训,闪耀着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个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狐狸和葡萄》先写狐狸想吃成熟了的葡萄,但用尽办法够不着,于是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讽刺自欺欺人。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牧童和狼》是一篇流传广泛的寓言故事,也有以《儿戏的牧人》为题的。它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先讲了一个牧童好几次说谎,大喊狼来了,当狼真来时,他再喊也无人前去帮忙。接着点明寓意:针砭说谎的害处。《蝉和狐狸》先写设下圈套,诱骗蝉儿上钩;然后写蝉儿识破欺诈,使狐狸凶相毕露;接着写蝉儿聪明机智的缘由;最后紧承故事点明寓意:启发人们要善于吸取教训。结构也与前两篇类似。

这三个故事篇幅短小,但以浅近的语言,用多种手法把角色刻画得生动传神。 1、情态描写:狐狸想吃葡萄“谗得口水直流”,夸张又逼真;牧童撒谎,众人“惊慌失措”,他却“哈哈大笑”,狼真来时他“慌忙大叫”,可无人帮忙,形象切境切情,有感染力。

2、语言描写:狐狸吃不到葡萄自说自话:“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正好揭露了它以此掩盖自己无能为力的本质。而狐狸对蝉大唱赞歌,其狡猾奸诈昭然若揭。蝉的冷静分析,足见它的聪明机智。

3、动作描写:狐狸的“转身离去”,人们的闻讯“赶来”,蝉的“扔下”树叶等等动作恰到好处,体现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表意很准。

教学本篇课文,可以依循下面的思路展开:介绍常识---感知大意---感受形象---感悟寓意。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感悟故事所寄托的寓意。 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资源利用调整

1、发挥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机房以及班级图书角的功能,布置学生课前阅读《伊索寓言》,听伊索寓言故事,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2、《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牧童和狼》这些来自《伊索寓言》的故事学生早已耳熟能详。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已有的学习寓言的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利用课文精美的插图,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想象、理解故事内容。

4、与《我读书 我快乐》阅读活动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课时分配调整:

两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了解《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

1

地位、意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白费劲、无能为力、戒心、惊慌失措、诈、圈套”等词语。知道第一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第二课时知道第二、第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这两则寓意中获得教益。 课程实施调整

第一课时

一、第一部分

增加对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的补充。 片段设计:

1、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看得出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3、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多寓言故事都来自一本书,那就是《伊索寓言》。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1)指名交流

(2)师生共同阅读《新补充读本》163页的内容。 二、第二部分不变。

三、第三部分学习《狐狸和葡萄》

1、首先应该是对《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主要内容的了解。

2、在指名描述成熟的葡萄诱人的姿态时,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词句,如:“晶莹透亮”“那颗颗葡萄像硕大的夜明珠。”

3、狐狸想了哪些办法?把它是怎么做的说具体。 4、理解重点句:“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四、作业布置 增加:

1、写话:你想对狐狸、对生活中的这些人说写什么呢?(课作) 2、完成练习册展示台中第一题以及缤纷园。

第二课时

一、不变

二、学习《牧童和狼》不变 三、学习《蝉和狐狸》 提供一个教学方案供参考。 (一)导入。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结果怎样呢?

(二) 初读寓言。

1、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 自读反馈。

三、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交流。

2

(1)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狐狸会骗?

(引导抓住“故意”“赞叹”“多么美好”“天才”“您”“动听”等词语感受狐狸的甜言蜜语和狡猾本性。)

(2)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 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四、作业布置

1、抄写并背诵故事中揭示寓意的句子。(课作) 2、完成练习册收藏夹部分。(家作) 3、模仿写寓言。(家作提高)

4、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存于民间的寓言故事,举办一个“讲寓言故事”比赛活动,把对寓言的学习延伸下去。 (一周作业,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