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项制度内容 下载本文

(2)各部门、班组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将严格按《安全奖罚制度》执行;

(3)各部门、班组发生轻伤,也要严格按《安全奖罚制度》执行。 4、安全生产目标制度所涉及的罚款,全部纳入安全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安全例会制度

1、安全办公会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月召开一次; 2、安全办公会由矿长主持,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各部门主要领导及班组长参加;

3、安全办公会必须有专用记录本,并要有专人记录,会议记录须纳入档案管理,设专人保管;

4、安全办公会所决定的问题,必须定专人负责定期解决问题; 5、安全办公会的内容:

(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 (2)听取有关部门关于执行三大规程,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存在的门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方法、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3)对本单位的重大事故和未遂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处理事故责任者和严重违章人员,并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4)督促检查办公会提出的有关事项的落实情况; (5)检查各单位每周“安全活动日”的活动情况。

2

四、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为了有效地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规程、标准、规范等执行情况。我矿安全检查的形式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日检查和班组自查及特殊时期检查,为保证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矿已成立安全科,并配备了足额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定期检查:矿每月26日组织有关部门,对矿进行一次全面安全大检查;安全科每周日组织本科人员、其它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全面安全检查。

2、不定期检查:根据上级指示或本矿需要,由矿组织,对矿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抽查,并突出重点。

3、日检查:安全员每天对矿采、掘、开生产系统和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系统以及有关生产、辅助岗位,随时进行安全检查。

4、班(组)自查:兼职安全员和班(组)长对本班组所有工作岗位和生产辅助环节进行每班不少于两次的安全检查。

5、特殊时期检查:雨季“三防”期,五一、元旦、春节等特殊时期要对矿山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

6、对查出的所有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采取“四定”的原则(定项目、定人员、定措施 、定时间)落实处理,并将结果进行通报及存档备案。

7、对查出的“三违”现象要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对安全生产搞的好的队、班(组)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3

五、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按照培训计划,对每个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2、矿长、副矿长培训,必须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经考核合格,依法取得矿长、副矿长资格证,定期参加复训。

3、特殊工种培训,企业必须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县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定期参加复训。

4、班组长培训:矿每季必须对班组长进行培训一次,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对不合格的不得提任班组长工作。

5、一般职工的培训,矿每年组织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每日班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6、新职工教育:新职工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7、变换工种教育:工种变换前必须重新进行培训,考试合格,方准在新的岗位上作业,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8、建立培训档案,并将培训与工资奖金挂钩。

六、设备管理制度

1、设专人搞好设备、器材管理和维修,实施设备管理责任制; 2、建立设备器材台账,设备、器材规格、型号、购进时间、使用、运转、检修情况,设备缺陷、损坏、报废等都必须详细记载;

4

3、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半年一大修,每季一中修,每月一小修,日常班组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设备、仪器带病运转,确保灵敏可靠;

4、主要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三定”即定人、定机、定责,明确专人负责,挂上专责牌,专责人员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设备操作,维修人员要做到“三好”与“四会”的标准;“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6、设备三率达到“80、7、2”(即完好率80%,维修率7%以上,事故率2%以下)争取实现“90、5、1”。

7、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禁止采用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8、对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仪器、仪表使用人员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技术培训,参加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七、危险源管理制度

1、矿长负责,安全副矿长带领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对矿山危险源进行查找,确定危险源所处的部位,危险源性质,危害程度,登记建档。

2、针对危险源种类、性质、诱发事故的原因,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生产规程中对新发现的危险源,及时登记,

5

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重大危险源采取特殊措施加以防范,按照重大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一旦导致事故到成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为了预防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目标,经矿安全领导小组决定,制定本矿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1、矿隐患排查活动由班组、车间(区队)、矿三级组织进行。 2、班组准确掌握本岗位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部位、工艺及危害程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规范现场管理,每班至少对工作地点进行两次事故隐患排查,并填写隐患排查整改记录。

3、车间(区队)要经常进行岗位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从业人员识别事故的责任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监控事故隐患的能力,每7天至少组织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整改记录并下达隐患排查整改指令通知单。

4、矿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制度等,每半月组织矿安全领导机构成员对全矿范围内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整改记录并下达隐患排查整改指令通知单。

5、对检查出的隐患,必须填写隐患排查整改记录,按照隐患整改的要求落实到人,及时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规定期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