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2、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3、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4、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眷恋的情感;
2、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拔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同时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1928年加入“太阳社”。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作品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散文创作有浓重的自传色彩。
从1921—1933年郁达夫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派遣现实带给的苦闷,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第一段。设问:首段写了什么?在文中的地位如何?关键句和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首段总写了作者心中故都的秋的特点,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提纲挈领,统领全篇。 关键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关键词:清、静、悲凉(这三个词既是作者心中故都的秋的特点,也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是全文的文眼)不用说,文中对故都秋景的描写一定是体现了“清、静、悲凉”的。 2、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故都的秋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
1
明确:第三段至第十一段。作者选取的主要景物有: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牵牛花下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北方又奇又有味的秋雨、北方的枣子树,等等。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作者选取了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景,展现了一幅幅画面,善画的同学完全可以据此作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四个字)概括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生成。有五幅画面(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把握住主要景物即可),板书标题: 庭院读秋(第3段)清晨踏秋(第4段)秋蝉蹄秋(第5段)闲人秋叹(第6-10段)柿枣映秋(第11段)
4.我们看下这五幅图画,首先看第一幅图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特点的呢?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哥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腰”,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让学生在脑中勾画其余四幅图画的形象,体味它们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特点的。
如“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5、在描写故都秋景的基础上,作者又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第十二段,这一段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什么样的段落?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找出关键句)
明确:从表达方式上看,此段属于议论性的段落。作者认为,秋对于有感觉有情趣的人类来说,总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而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得到底。显然,这种深味指的就是他从故都的秋中感受到的清、静、悲凉。这一段的议论本身就带有悲凉之情,在上文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强化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
五、品味词句,赏析秋景,体会情感,感受意境
1、这五幅画面中,你认为哪一幅最有味,为什么?请你为大家读一读。
2、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写出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清、静、悲凉”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具体的画面和景物描写分析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清”体现在色调: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青布单衣的闲人、淡绿微黄的枣子。 “静”体现在声音:驯鸽的飞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 (以声衬静)
“悲凉”体现在景物中:“一椽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扫帚的丝纹、落寞”、“衰弱的残声”、“唉,天可真凉了”等。
3、深入理解“悲凉”
“清”和“静”也是我们容易感受到的,而“悲凉”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主观感受,是郁达夫独有的,换一个人则未必有此感受。要深入理解郁达夫的悲凉之感,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课件介绍)
2
小结:品味这五幅画面,可以看到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情景交融。
六、教师课堂小结:
纵观全文,郁达夫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五幅绝美的图画,写“庭院读秋”写出了秋的“清”,写“清晨踏秋”写出了秋的“静”,写“秋蝉啼秋”写出了秋的“悲”,写“闲人秋叹”写出了“秋”的“凉”,写“柿枣映秋”写出了秋的“熟”,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也折射作者人生的些许苦涩,堪称一篇难得的咏秋佳作。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