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打造和谐课堂
宁乡玉潭镇学庵小学 潘艳芳
摘 要:通过对课堂偶发事件个案的分析,论述如何打造和谐课堂 关键词:学生、课堂、矛盾、和谐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美在和谐?到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新理念的践行,无不彰显着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都在追求。
可是,几乎每一位教师,应该都遭遇过这样的场景:在课上,或有人昏昏欲睡,或有人窃窃私语,或有人心不在焉,亦或由于彼此冲突可以明争暗斗,甚而至于大打出手,更有甚者,会故意制造事端,公然向老师挑衅…….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面对此番情景,教师该如何是好?声色俱厉,大动肝火?心平气和,说服提醒?淡化矛盾,暗箱操作?每位学生都在拭目以待。
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处理此类事件不能千篇一律,而应随机应变,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一、个案分析:
个别学生违纪,不妨顺水推舟,即时终止。 个案1
有位在讲《人的价值》一框时,一学生正在拨弄计算器,老师有意无意地慢慢走近,拿起计算器,说道:?算盘、计算器,是可以计算出资本家、地主老财的剥削收入的,可无法计算出任长霞、洪战辉、沈浩等人的人生价值。?一席话,使学生收了心,并马上把计算器放到了屉子里,课后还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感谢老师给了他面子。
一个动作,一段解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方便,但它却有着巨大的效用。 它是化?有意?于?无意?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引,意在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对违纪者来说,含义不言自明,细微的暗示,能让他们心领神会;而其他学生来说,这只是教师的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因此,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1
它是寓情感于动作之中。教师融情入?景?, 使学生感到教师没有以居高临下之势压人,避免了尴尬,且巧借道具,增强了课堂的说服力。它是置指示于授课之中。学生违纪,教师若置之不理,一则会助长他的?威风?,二则会使学生产生教师不负责任的想法,对树立教师威信不利。再则,也有悖于教育原则。
此种方法,对一些平时表现较好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恰当使用,定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课上学生冲突,不妨暂时隔离,延时处理 个案2
上课不久,邻坐的学生甲和学生乙气势汹汹,剑拔弩张,瞬间居然动起手来。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场暴风雨马上就来了!?学生们想。怎么办?冷处理!经得全班学生包括当事双方同意,为了继续课堂教学,老师建议两位暂时隔离,学生丙主动与学生乙调换座位。老师并郑重承诺,?哪怕是天大的事,老师在课后也一定帮你们解决。希望同学们不要把情绪带到课堂上来。?课堂45分钟,没时间去调查证实矛盾缘何而起,更没时间处理解决。出奇制胜。教师的冷静扑灭了这团烈火,同学们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重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下课了,办公室。二人都沉默不语,他们在等待挨训,老师却和颜悦色地询问原因。他们发现老师并无恶意,变道出真象:原来学生甲写字时,由于笔出水不畅,猛一甩,全洒在了学生乙的新裤子上,争吵没有结果,干脆武力解决。学生乙就先动起手来,导致斗殴。
老师并没有马上表明态度,也不急于作处理,使他们消除胆怯心理,然后顺其自然剖析他们各自的内心动机:学生乙打人的目的是为挽回无故被污的损失,却没有考虑在课堂上造成混乱;学生甲知道自己有过失,不无内疚,但却以为并非有意而不甘受到打击。于是各执一辞,使无意的触犯转化成看有意的斗殴。这对于任何一方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诱导他们应该学会在各种场合如何克制自己,体谅别人,尊重公德,因为这是淡化和消除冲突的最佳选择。通过交谈,双方都愿意接受批评,互致歉意,并在老师的鼓励下,握手言和。
面对此类常发生的纠纷,如果教师只采取?警察式?的训斥、处分,而不运用?医生式?的对症下药,移情理解,则不仅矛盾双方口服心不服,而且积怨加
2
深,酝酿着日后产生矛盾乃至更大冲突的潜在危险,实在是于事无补。告诉学生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计较,从而是现在正言正行全是为了正人心的终极教育目的。
面对学生拮难,不妨幽他一默,适时介入
一般说来,学生的恶作剧常常在同学之间进行,但有时个别顽皮的学生把教师也当作攻击对象。这时,当教师的确实会感到难以忍受。如何对待这种?以下犯上?的现象呢?不同素质的教师采取的方式可能会截然不同。
个案3
两位个子较矮的教师都受到学生殊途同归的?青睐?。
1、有好事者故意在黑板中央划了一道横线,并且向同学们宣布:凭新老师的身高,板书只能写在画线以下的部分。新来的老师站在走廊上,教室里的一切他都听得真真切切。铃声响了,同学们面面相觑。可万万没想到,新老师不但身材矮,反应该也是这般木讷。他好象没感觉,居然讲起课来,他一边有条不紊地讲着课,一边将板书稀疏地写在线以下的部分。正当几位调皮学生暗自得意之时,老师突然笑容可掬地说:?请问同学们,线以下的部分不够了,可否写在线以上呢??这时,全班同学责备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位划线的同学,他顿时脸红耳赤,羞愧难当。
2、王老师个头不高,一个调皮学生趁他上讲台的机会,偷偷站在后面同他比个子,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王老师一回头,发现了学生的举止,顿时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瞪着眼,青着脸,大声训斥:?你长得高有什么用,有本事把考试的分数变高点,蠢货!?
应该说,两相比较,事例1当中的那位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三点可取之处:第一,在情感的控制方面体现出了较高的心理素质。被戏弄的教师应该站在教育者的高度看问题。制怒是教育学生的先决条件,宽容与豁达不仅能感化学生,而且能使教师的应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教师的幽默较大程度地削弱了恶作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教师的威望得到了提高,原本不高的新老师,形象都会逐渐高大起来。第三,用含蓄的方式向公众暗示了恶作剧制造者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收到了批评一人,教育全体的效果。
相反,那位大光其火的王老师,一句挖苦、讽刺、刻毒的话,不但无法挽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