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三基考试题集(单项选择题部分及答案) 下载本文

A.X线机采取大功率、大焦点X线管 B.X线机采取大功率、小焦点X线管 C.机采取小功率、大焦点X线管 D.高X线发生装置输出功率并增大管电压波形的脉动率 E.减小X线发生装置输出功率并增大管电压波形的脉动率

535.有关三相全波整流X线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相六波高压整流电路中,△/Y方式连接时,每个整流器在一个周期内有1/3的时间导通 B.三相六波高压整流电路中,△/Y方式连接时,其中性点的电流为直流电,所以不需要经整流后再进行电流测量 C.三相双重六波桥式整流(△/Y.Y)高压次级电路中,流过其中性点的电流为交流电,所以不可直接将直流mA表串接在中性点 D.三相十二波桥式整流(△/Y.△)高压次级电路中,流过其中性点的电流为交流电,故不可直接将直流mA表串接在中性点 E.三相六波高压整流电路中,△/Y方式连接时,每个整流器在一个周期内有1/2的时间导通

536.在工频X线机中,下列元件不属于灯丝加热变压器初级电路的是 ( )

A.稳压器 B.管电流调节器 C.空间电荷抵偿变压器次级 D.测量管电流的毫安表 E.X线管温度控制装置

537.对限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限时器在个别时间档上限时异常,则电容器、晶体管或高灵敏继电器有故障的可能性较大 B.限时器在全部时间档上限时异常,则限时电路中的电容器、晶体管或高灵敏继电器等器件有故障的可能性较大 C.限时器在全部时间档上限时异常,则对应限时电阻有故障的可能性较大 D.为使X线机曝光终止时,限时保护电路应在限时电路前使曝光终止 E.各种晶体管限时电路计时前,计时电容不一定要先放电,而是要预充电

538.多数中型工频X线机限时器在有限时电路和限时保护电路,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达到预置的曝光时间,限时电路和限时保护电路同时使X线机停止曝光 B.达到预置的曝光时间,限时电路先于限时保护电路使X线机停止曝光 C.达到预置的曝光时间,限时保护电路先于限时电路使X线机停止曝光 D.达到预置的曝光时间,X线机停止曝光后,限时电路中的限时电容需放电,而限时保护电路中的限时电容可以不完全放电 E.达到预置的曝光时间,X线机停止曝光后,限时保护电路中的限时电容需放电,而限时电路中的限时电容可以不完全放电

539.关于容量保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1

A.是一次性预置保护,对额定值内的多次累积性过载有一定的效果 B.对一次性预置保护及额定值内多次累积性过载保护同样有效 C.受管电压、管电流二个参量联合控制 D.受管电流、曝光时间二个参量联合控制 E.是一次性预置保护,受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三个参量联合控制

540.程控X线机(以下简称程控机)是由单片机控制的 ( )

A.中频X线机 B.电容充放电X线机 C.逆变X线机 D.高频X线机 E.工频X线机 541.Err 1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灯丝增温异常 D.电源波动范围超过规定值 E.断层返回口无信号

542.该机电源电压允许波动范围是 ( ) A.±25% B.±20% C.+15% D.±10% E.±1%

543.一般国产电视系统的IBS输出电压为 ( )

A.1V B.2V C.4V D.8V E.12V 544.Err3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灯丝增温异常 D.电源波动范围超过规定值 E.断层返回口无信号

545.Err 4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灯丝增温异常 D.电源波动范围超过规定值 E.断层返回口无信号

546.Err 9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灯丝增温异常 D.电源波动范围超过规定值 E.曝光过程中手闸提前释放

547.Err 14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高压初级异常 D.电源波动范围超过规定值 E.曝光过程中手闸提前释放

548.Err 5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灯丝增温异常 D.电源波动范围超过规定值 E.曝光过程中手闸提前释放

549.Err 10代表的意义是 ( )

A.同步信号异常 B.阳极启动异常 C.灯丝增温异常 D.曝光过程中mA过高 E.曝光过程中手闸提前释放

550.SX32-Ⅰ型逆变式X线机高压逆变电路中,若要在高压变压器T1、T2中产生连续不断的几乎等幅的中频交流电流,VT1和VT2上触发信号的相位关系为

( )

A.同相 B.相差180° C.相差90° D.相差60° E.无固定相位差

551.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

A.196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4年 E.1979年

552.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 ( )

A.脂肪 B.空气 C.骨骼 D.水 E.出血 553.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 ( )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554.关于X线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X线管阳极接地的目的是增大散热率 B.X球管壳表面涂布航天散热涂料,可提高散热效率 C.飞焦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X线管的散热率 D.阳极直冷式X线管其热容量接近无穷大 E.CT X线管较一般诊断X线管热容量大

555.关于准直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 ( )

A.大幅度减少散射线的干扰 B.决定扫描层的厚度 C.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D.提高图像质量 E.决定像素的长和宽

556.关于滤过器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

A.补偿X线硬化效应 B.减小图像伪影 C.降低辐射剂量 D.滤掉散射线

557.探测器的作用是 ( )

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 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 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E.将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 558.关于CT信号传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滑环传输易形成噪声,影响图像质量 B.射频传输也存在电刷带来的噪声的干扰 C.光电传输的缺点是光电发送和接受器件受粉尘的影响 D.射频传输是CT迄今最理想的传输方式

559.下面关于滑环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在扫描架内 B.低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并不进入机架的转动部分 C.高频高压技术是低压滑环得以实现的基础 D.现在大多数CT均采用高压滑环技术

560.与常规CT扫描相比,螺旋CT扫描的最大优点是 ( )

A.扫描速度快 B.连续旋转 C.X线管容量大 D.为容积扫描 E.存储容量大

32

561.对于4层螺旋CT,若选择床速是10mm/周,扫描层厚5mm,则螺距为 ( )

A.0.5 B.1 C.2 D.4 E.8

562.影像增强器的研制成功是在 ( ) A.20世纪5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21世纪5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E.19世纪20年代 563.X线增强电视系统的优点,不包括 ( ) A.明室操作 B.剂量增大 C.方便观察 D.便于教学和科研 E.便于实现影像数字化

564.影像增强管内封装的器件,不包括 ( )

A.输入屏 B.聚焦电极 C.阳极 D.输出屏 E.光分配器

565.影像增强管输入屏的结构,不包括 ( )

A.铝基板 B.光电面 C.隔离层 D.离子泵 E.荧光体层

566.对影像增强管输入屏荧光体层的要求不包括 ( )

A.X线的吸收率高 B.荧光效率高 C.柱状结晶体 D.透光性好 E.发光频谱与光电阴极的频谱响应特性相匹配

567.影像增强管是高真空玻璃器件,管内真空度要求在 ( )

A.1.33×10^-2 Pa以下 B.1.33×10^-3Pa以下 C.1.33×10^-4Pa以下 D.1.33×10^-5Pa以下 E.1.33×10^-6Pa以下

568.影像增强管输出屏铝膜的厚度应小于 ( )

A.5μm B.2.5μm C.1.5μm D.1.0μm E.0.5μm

569.影像增强管输入屏有效直径为23cm,输出屏有效直径为2.54cm,缩小增益为 ( ) A.96 B.81 C.73 D.54 E.32 570.增强管的流量增益一般在 ( ) A.5~10倍 B.10~50倍 C.50~100倍 D.100~300倍 E.300~600倍

571.我国电视制式规定行扫描的周期是 ( )

A.76μs B.64μs C.52μs D.40μS E.12μs

572.我国电视制式规定场扫描的周期是 ( ) A.60ms B.40ms C.20ms D.10ms E.2ms 573.前、后均衡脉冲信号的周期都是 ( ) A.64μs B.32μs C.16μs D.8μs E.4μs

574.摄像管电子枪中,灯丝所加的一般电压是 ( )

A.120V B.60V C.20V D.6.3V E.1.3V 575.摄像管靶面电位(靶压)一般是 ( ) A.1~5V B.5~10V C.10~15V D.15~40V E.50~100V

576.CCD摄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E.1990年

577.CCD摄像机与摄像管式摄像机相比,其优点不包括 ( )

A.体积小、功耗小 B.影像清晰度高 C.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 D.可靠性高、寿命长 E.成本高、暗电流小

578.自动亮度的控制方法,不包括 ( ) A.自动kV控制 B.自动mA控制 C.自动光阑控制 D.自动kV、自动mA联合控制 E.自动mAs控制

579.常用的自动亮度控制方法是 ( ) A.自动mA控制 B.自动光阑控制 C.自动mAs控制 D.自动kV、自动mA联合控制 E.自动kV控制

580.显像管是大型真空电光转换器件,其组成正确的是 ( )

A.电子枪、荧光屏 B.荧光屏、玻璃外壳 C.电子枪、荧光屏和玻璃外壳 D.管颈、玻璃外壳和屏幕 E.管颈、锥体和电子枪

581.监视器电路的组成不包括 ( ) A.视频通道 B.同步分离电路 C.扫描电路 D.电源电路 E.高压吸收电路

582.l.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图像的帧数是 ( )

A.5帧 B.10帧 C.15 帧 D.20帧 E.25帧

583.单通道光分配器的结构组成正确的是 ( )

A.物镜是凸透镜,像镜是凹透镜 B.物镜是凹透镜,像镜是凸透镜 C.物镜、像镜都是凹透镜 D.物镜、像镜都是凸透镜 E.以上都不正确 584.隔行扫描的频带宽度是 ( )

A.1.5MHz B.2.5MHz C.3.5MHz D.6.5MHz E.13MHz

585.逐行扫描的频带宽度是 ( )

A.1.5MHz B.2.5MHz C.3.5MHz D.6.5MHz E.13MHz

586.X线影像增强器的基本结构组成正确的是 ( )

33

A.增强管、管套和输入屏 B.增强管、输出屏和电源 C.增强管、管套和电源 D.聚焦电极、管套和电源 E.增强管、管套和静电透镜

587.增强管的阳极高压一般在 ( ) A.25~30kV B.15~20kV C.5~10kV D.50~60kV E.60~70kV

588.一般民用电视的屏幕宽高之比是 ( ) A.1∶2 B.3∶1 C.4∶3 D.5∶4 E.6∶5 589.监视器对供电电源的稳定度要求很高,电源内阻应小于 ( ) A.0.3Q B.0.6Q C.1.0Q D.1.5Q E.2.0Q 590.AFC电路是 ( )

A.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B.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自动噪声抑制电路 D.自动亮度控制电路 E.自动失真补偿电路

591.从摄像管输出的信号电流很小,一般在 ( )

A.2μA左右 B.1.2μA左右 C.5μA左右 D.10μA左右 E.0.2μA左右

592.国产X线机对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一般要求在额定电压的 ( )

A.+10%~-15% B.+1%~-5% C.+5%~-10% D.+20%~-25% E.+15%~-10% 593.我国允许电源频率误差为 ( ) A.±1% B.±5% C.±10% D.±15% E.±20%

594.电源容量的单位是 ( )

A.kW B.kA C.kVA D.mAs E.kWs 595.变压器具有瞬时过负荷能力,可以使短时间负荷达到额定负荷的 ( ) A.5倍 B.4倍 C.3倍 D.2倍 E.1.5倍 596.多台X线机共用一个变压器时,供电变压器的容量选取是按各台X线机消耗功率之和的 ( ) A.1/6 B.1/5 C.1/4 D.1/3 E.1/2 597.用铜板制作接地电极,其面积应大于 ( )

A.0.05m^2 B.0.10m^2 C.0.15m^2 D.0.20m^2 E.0.25m^2

598.用铜板制作接地电极,其厚度应大于 ( ) A.1mm B.2mm C.3mm D.0.5mm E.1.5mm 599.用钢管、圆钢制作时,其直径应大于 ( ) A.50mm B.60mm C.70mm D.80mm E.90mm 600.用钢管、圆钢制作时,其长度应大于 ( )

A.0.5m B.2m C.4m D.6m E.8m

601.接地干线是铜线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 )

A.2mm^2 B.4mm^2 C.8mm^2 D.16mm^2 E.50mm^2

602.接地干线与接地电极焊接要牢固,其焊接面积应大于 ( )

A.10cm^2 B.30cm^2 C.6cm^2 D.3cm^2 E.1cm^2

603.接地电极应埋设在建筑物 ( ) A.0.5m以外 B.3m以外 C.1m以外 D.1.5m以外 E.2m以外

604.接地电阻不包括 ( )

A.接地线电阻 B.接地电极电阻 C.电器内阻 D.土壤的溢流电阻 E.接地电极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

605.我国规定X线机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 )

A.12Q B.10Q C.8Q D.6Q E.4Q 606.三钮制(E.P、C)ZC-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下列连接正确的是 ( )

A.E接电流探针 B.P接电流探针 C.E接电位探针 D.c接地线 E.P接电位探针

607.接地电阻测量时电位探针和地线的距离是 ( )

A.30m B.20m C.15m D.10m E.5m 608.接地电阻测量时电流探针和地线的距离是 ( )

A.10m B.20m C.40m D.50m E.60m 609.ZC-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的额定转速是 ( )

A.200r/min B.160r/min C.120r/min D.100r/min E.80r/min

610.X线机安装时,下列不属于定距部件的是 ( )

A.摄影床 B.天轨 C.立柱 D.高压发生器 E.胸片架

611.低压电路的通电试验不包括 ( ) A.电源电路 B.高压初级电路 C.控制电路 D.辅助装置电路 E.高压次级电路

612.曝光时间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 ) A.电秒表法 B.数字式计时仪法 C.脉冲计数法 D.密度测量法 E.示波器法

613.管电压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 ) A.分压器法 B.静电电压表法 C.电秒表法 D.初级预示电压测试法 E.高压测试盒法 614.空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 ( )

34

A.电源电路是否正常 B.灯丝电路是否正常 C.阳极启动是否正常 D.高压初级电路是否正常 E.高压发生器是否正常

615.负荷试验的目的是检验 ( )

A.高压电缆、X线管是否正常 B.高压硅堆是否正常 C.高压交换闸是否正常 D.高压变压器是否正常 E.灯丝变压器是否正常

616.适合于断路故障检查的方法是 ( ) A.直观法 B.短接法 C.切除法 D.替代法 E.测量法

617.适合于短路故障检查的方法是 ( ) A.直观法 B.短接法 C.切除法 D.替代法 E.测量法

618.IP的基本组成结构不包括 ( ) A.反射层 B.荧光层 C.支持层 D.背衬层 E.保护层

619.关于CR叙述,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

A.CR以IP代替胶片作为介质 B.IP不能重复使用 C.IP感光后的潜影经激光扫描后,转换为数字信息 D.数字影像经后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 E.数字图像可用磁盘、光盘保存 620.CR系统可记录与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是 ( )

A.胶片 B.磁盘 C.IP D.荧光屏 E.平板探测器息

621.用于读出IP影像信息的光线类型是 (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E.电子线

622.DR使用的探测器装置是 ( )

A.影像板 B.影像增强器 C.平板探测器 D.电离室 E.光电管

623.CR经X线照射后在影像板存留的是 ( )

A.模拟影像 B.数字影像 C.黑白影像 D.彩色影像 E.电信号

624.CR系统具有的动态范围是 ( )

A.1∶10 B.1∶100 C.1∶1 000 D.1∶10 000 E.1∶100 000

625.实现数字化最迟的是 ( ) A.CT B.常规X线摄影 C.MRI D.DSA E.胃肠摄影

626.CR的全称是 ( )

A.计算机扫描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计算机体层摄影 D.直接X线摄影 E.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

627.DR的全称是 ( )

A.计算机扫描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计算机体层摄影 D.直接X线摄影 E.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

628.C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 ( )

A.1~2LP/mm B.2~4LP/mm C.4~5LP/mm D.5~7LP/mm E.7LP/mm以上 629.CR性能的检测项目不包括 ( ) A.IP暗噪声、IP一致性、IP通过量检验、擦除完全性 B.照射量指示器校准、激光束功能 C.滤线栅效应 D.空间分辨率、空间距离准确性 E.X线剂量

630.影像工作站显示器常用性能检测,方法为 ( )

A.铝梯 B.SMPTE测试图形 C.星型卡 D.线对卡 E.低分辨率测试模型

631.IP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检测,对同一IP所得照片的平均密度值与每一个象限测量的密度值误差在 ( )

A.±1%内 B.±5%内 C.±10%内 D.±20%内 E.±30%内

632.IP空间的准确度检测X和Y两个方向上测量的距离与实际物体距离误差不应超过 ( ) A.3% B.1% C.2% D.4% E.5% 633.IP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 )

A.1 000次曝光左右 B.5 000次曝光左右 C.10 000次曝光左右 D.20 000次曝光左右 E.30 000次曝光左右

634.非晶硒平板型探测器储存信息的元件是 ( ) A.TFT B.a-Se C.CSI D.A/D转换器 E.储能电容

635.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型感光度相当于 ( )

A.100度X线片 B.200度X线片 C.300度X线片 D.400度X线片 E.500度X线片 636.CsI闪烁晶体直径为 ( ) A.6μm左右 B.1μm左右 C.2μm左右 D.5μm左右 E.3μm左右

637.非晶硒DR设备对环境温度要求最高不能超过 ( ) A.22℃ B.27℃ C.37℃ D.40℃ E.50℃ 638.DR设备的安装缩光器照射野和指示灯照射野应一致,允许误差值为 ( )

A.<1%SID B.<2%SID C.<3%SID D.<4%SID E.<5%SID 639.能将X线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是 ( )

35

A.胶片 B.影像板 C.CCD平板探测器 D.非晶

硒平板探测器 E.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640.与CR摄影比较,DR的最大优势是 ( ) A.数字图像 B.激光打印 C.网络传输 D.图像后处理 E.曝光后立即出像

641.数字X线摄影与常规X线摄影相同点是 ( )

A.成像方法 B.成像依据 C.影像诊断 D.图像存储 E.图像传输

642.为了使IP的残留信息消失,必须采用 ( )

A.弱光照射 B.X线照射 C.紫外线照射 D.强光照射 E.红光照射

643.从X线到影像按潜影一可见光一数字影像这一程序转换的是 ( )

A.影像增强器+摄像机 B.成像板 C.闪烁体+CCD摄像机阵列 D.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E.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644.直接转换技术DR,应用的转换介质是 ( )

A.影像板 B.增感屏 C.碘化铯 D.非晶硒 E.非晶硅

645.下述哪项组织的密度最高: ( ) A.门齿 B.骨 C.肋骨 D.毛发 E.指甲 646.下述哪种作用属X线的化学效应: ( ) A.感光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 D.干涉作用 E.穿透作用

647.有效焦点大小在摄影时的变化规律为 ( )

A.管电压越大,焦点越大 B.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 C.曝光时间越长,焦点越大 D.照射野越小,焦点越小 E.摄影距离越大,焦点越小

648.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近阳极侧大 B.近阴极侧大 C.两极侧等大 D.呈单峰分布 E.呈双峰分布

649.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1.0 B.1.0mm C.1.0mm×1.0mm D.1.0cm E.1.0cm×1.0cm

650.关于照射野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密度没有影响 B.照射野多用遮线器控制 C.照射野过大,可使照片灰雾增加 D.摄影时照射野应与被检部位等大 E.照射野边缘应限定在使用胶片尺寸内

651.有关中心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心线是摄影方向的表征 B.斜射线能正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