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_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高效训练(四年级)[1] 下载本文

★阅读目标: 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 ★写作目标: 我会把结构写完整(一)——写出精彩的开头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历久常新: 2. 补充下列词语

( )的好书 范围( ) 修补(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并划上横线。 4.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抄书使鲁迅获得了哪些好处?在相关的句子下面划上波浪线。 5. 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什么?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熟’。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说,‘读书破万卷,下不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页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样‘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1—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转椅(zhuàn zhuǎn) 条幅(fù fú) 读书破万卷(juàn juǎn)

2. “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用法是 。

3. 文中哪句话能帮助你理解这个省略号的用法?

4.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页应该这么‘煮’。”这句话中的“这么煮”指的是: 。 5. 划出文中揭示“煮书”含义的句子。

报 童

“卖报,卖报??《乌鲁木齐晚报》!”一个清脆的童音在刚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新。寒冷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每当她卖掉一张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漾满了笑容。

我不知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毛钱:“小姑娘,给我一张”。她迅速地抽出一张报纸,恭敬地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给我找。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迈步,小女孩连忙喊:“阿姨!等一等??钱!”我想把那八分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地上了公共汽车。

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响在我的耳旁:“阿姨,你的钱!”我吃了一惊,为了那八分钱,她(竟然 忽然 突然)上了车,真不可思议??。 “阿姨,找给你八分钱,还有十块钱??” “十块钱?怎么回事?”我诧异了。 “嗯,你刚才掏钱时,钱掉在地上了。”她把八分钱和十块钱塞到我的手里,并轻松舒了一口气。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暖着小女孩的双手:“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

“我?”她有些不好意思,“我的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说着,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冲我笑了。

车到了下一站,小女孩跳下车,钻进人群里,她瘦小的身影消失了。她那清脆的童音却(回荡 振荡 激荡) 在我的耳旁,久久难忘。

啊!多好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1. 选择文中括号内搭配合适的词语,划上横线。

2. “阿姨,找给你八分钱,还有十块钱??”中的省略号的用法是 。 3. “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中,这股暖流指的是什么?

4. 我想对这个卖报的小女孩说:“ 。”

方式一:开门见山式:即文章的开头点明文章的主题。

方式二:引用导语式

方式三:总起式

—2—

1. 以“失败了,不放弃,才能赢得成功”为中心写一篇作文,引用名言或者谚语为文章写一个开头。

2. 《爱书如命的人》从两方面赞扬了鲁迅先生对书籍的喜爱,分别是 和 。所以作者用“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作为开头,世纪上表达了 。

3. 请以《珍惜生命》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用怎样的开头吸引读者呢?请你写一写。

本次习作,让我们来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在动笔之前,先选择一个典型的事例,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阅读目标: 我会联系联系中心理解句子 ★写作目标: 我会把结构写完整(二)——写出精彩的结尾

旅行家树

我们住的一座(洁净 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 颗)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挺拔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坚固 坚硬)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非洲朋友告诉我:“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抬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禁肃然起敬。

它出生于(贫穷 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 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划上横线。

2. 作者把旅行家树比作 和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