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概要 下载本文

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报告、案例评选类别:论文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姓名:高士标

单位:白银市会宁县(区党家岘乡初级中学 联系方式: 13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党家岘乡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士标

(白银市会宁县党家岘触及中学,白银,7307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不发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率迅速增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大量涌向城市,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祖辈或父母中一方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与之相对应,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研究开始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有较全面地了解,才能更好地继续深入此项研究,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对策研究 1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1.1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不发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率迅速增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地区出现连年颗粒无收的现状,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农业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的现象日益严重。

1.2 “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的条件所限,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祖辈或父母中一方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1.3 “留守儿童”的涵义

“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留在家里、守住故土的孩子,这其中当然包括单亲和孤儿,他们的抚养、管理和教育主要依靠父母一方或祖辈或他人。

1.4 “留守儿童”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各省市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很多学者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行列,并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解决办法。这些理论成果正在指导着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今,这个问题已在全国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投入到该问题研究的行列中来,相信在未来的中国,该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2 党家岘乡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调查和了解,综合各方面的材料,发现我校“留守儿童”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2.1 感情脆弱,自卑感强

由于“留守儿童”过早地家庭缺失和家庭价值意识淡薄,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助感和安全感,使得孩子的心理很脆弱,感情没有寄托,自卑心理增强。

2.2 亲情缺失

亲情关系,虽然不能直接介入孩子的认知结构本身去决定什么,但是会严重影响孩子

的动机、态度和性格等诸多方面,所以成了间接影响孩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必要的安慰和关怀。当孩子受了委屈或遇到挫折时,得不到及时的安慰、开导和鼓励,孩子长期忍受着寂寞与孤独。就算父母能够通过电话联系,但父母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成绩,却一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孩子一直生活在焦虑与紧张之中。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体验了无助的感觉,直接影响了他们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2.3 性格缺陷

由于农村文化的影响,周围人群对“留守儿童”的冷嘲热讽,使得他们性格孤僻,忧郁自闭,不愿与别人交流,不愿与外界沟通,这些压抑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的释放,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断层。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生活,临时监护人不会管也管不了,他们的管理只局限于吃饱穿暖少生病的表层关怀,无法给孩子全面的、有效的教育。在调查中发现,临时监护人为祖辈的,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分的溺爱、放纵,不愿严加管教,只求和睦相处,父母在外也鞭长莫及,由于孩子长期处于“无人管”状态,导致他们形成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在家不听监护人或长辈的教育和劝导,在校无视学校纪律,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不合群,无集体荣誉感。

2.4 价值观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