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 下载本文

精品文档

用对立统一规律的眼睛看就业问题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沃野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的基本内容包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变化。很显然,自觉的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现在就用对立统一规律的眼睛分析一下我们当前的就业问题。 当前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就业不足、失业率持续提高的问题,我国的实际失业率甚至已高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失业人员增加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提出了种种扩大就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现在看看用对立统一规律该如何分析这一问题。 这种对立统一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 就业者本身的对立和统一。首先,作为就业者自身所具有的能力、素质、知识水平等综合素质相对其他人来说一定具有优势,即突出他人的地方,这就是对立,相对于其他就业者地对立;但是,他们又是一个统一体,一个统一社会的个体,一个统一集体的个人,需要与其他人组成团体,相互合作,所以又是统一的。所以,作为就业者个人在看待就业这个问题,必须掌握出众的能力体现自身的独特的价值,但是又要与人合作。

● 就业者和就业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就业者之间肯定是需要竞争,这就是对立,企业提供一个岗位,却有十个人竞聘,这就是竞争,这就是对立。但就业者和就业者之间又是统一的,他们是一个统一社会的个体,他们是社会大机器的一个零件,社会需要他们的贡献,所以他们之间又是统一的。

● 供方即企事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对立统一。所有的用人单位提供了职位给就业者, 而就业者就是那么一个群体,针对一些高学历、高能力或者社会他们企业的人。用人单位必然会产生一种竞争,这就是对立;但用人单位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个体,他们需要用自己的业绩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所以他们又是统一的。

● 供方(用人单位)和需方(就业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用人单位想提供较低的工资减少成本、想招到最优秀的人才,就业者想获得很高的收益、用人单位降低要求,这样双方就是一种对立;但是用人单位的确想招到人填补自己人员的需求,而就业者又的确想找到一份自己的工作,或是为了生活,或是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双方又是一种统一。

●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对立统一。城市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更方面相对于农村来说更加优越,所以绝大部分就业者选择留在了城市生活,这样农村和城市之间就是一种对立;但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在城市发展不错的就业者可以选择回到农村创业,这样也解决了农村的就业问题,这就又是统一的。 ● 国内和国外的对立和统一。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也许稍差,所以一些人选择了出国发展,或者一些国际大企业在中国发展,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这样国内和国外就形成了一种竞争,即对立体;但是国内

.

精品文档

国外两个市场却又是一个统一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早已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各自分工。

● 国家促进和市场调节的对立统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规律调节共同作用,这就决定了国家促进和市场调节是一种对立关系;但不论国家促进还是市场调节的目的都是更好的解决的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国家促进一定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凡事都要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去分析和解决!

(四)、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可采取的措施

(1)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当下,无论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对报考公务员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类似比较热门的行业如教师、管理人员等也很受青睐,但涉及体力劳动或半体力劳动的行业普遍被冷落。大学生本人及其家长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体力劳动是“不体面”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不从事体面的文字性工作怎么能叫文化人呢”? 虽然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但以体力劳动为宽底层的就业结构,给人们造成的“金字塔”心理还非常固化,这在部分冷门专业尤其明显。我们暂且不分析对专业的“误解”,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头脑灵活、信息丰富、知识专业型的保姆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普及化出现的必然趋势。退一步讲,即使你非常不喜欢某岗位,在各行业普遍“开源节流”、就业吃紧的情况下,先生存再择业又有何妨?

(2)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一部分大学生坚守“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观念,在就业问题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各高校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在提升青年学生就业能力,增强他们就业心理承受力的同时,还应该在就业观的转变上践行“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就业理念。转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应指导大学生们走出以下就业上的六个误区一是“终生一次就业”的误区。很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们主观设定的理想工作,他们把就业与终生奋斗目标直接等同。在目前形势下,这种观念对大多数青年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理论上只有尝试多种岗位才能找到自己的能力倾向与特长,才能更有效地放大自身的价值。因此,应在青年学生中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以渡过目前的困境二是“学而优则仕”的误区。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持续不减有多种社会原因,其中“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的影响不能低估。在庞大的“考公”后备军中不乏依靠父母供养的“考公”专业户,有的多则连考了七八年,少则二三年,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态势。这种局势不加以扭转不仅会加大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也是一种冲击是“重就业、轻创业”的误区。这个误区的形成与大环境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在大学生就业观中养成的“一根筋”的思维定势有关。走出这个误区既需要社会各部门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上的持续支持,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也需要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思维观念,在思考如何就业的同时也思考一下创业的可行性。目前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基本到位,但这些政策的利用率并不高,这应该引起大学生培养与就业管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思考

.

精品文档

(3)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围绕所学专业找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这无可厚非。然而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来看,有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方面近年来各大学开设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积累了大批过剩专业人才,如营销、文秘、法律、计算机等,形成“所学无岗”的就业局面,这类大学生不得不抛开所学另谋出路。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读专业,相当一部分非学生兴趣,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往往是高考分数、家长意志、教师指导等综合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在就业问题上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会拓宽就业的视野,进而间接缓解就业压力

(4)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仅仅靠高校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全社会的关注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介入,从产业立项倾斜、户籍管理改革、社会舆论引导、社会保险跟进、企业活力激发,一直到邻里关怀、家庭抚慰,只要全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我们就会渡过难关 现在,用“谈就业色变”来形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算夸张。出现这种现

象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就业困难”的现实,但“哀莫大于心死”无疑也是重要影响。 用信心引导自己可以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勇气,但有勇无谋又是不够的。现实中我们恰恰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用人单位在面试中问“你能为我们单位创造什么效益”或“你能做什么”时,应聘者往往“失语”,起码回答不能令对方满意。其实,大学生并不缺乏专业知识,但“知识≠智慧”。现在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完全不同于人才紧缺时代了,上个世纪的大学生普遍都是“骄子”,毕业立刻会有人要,甚至是抢着要;但现在教育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提高了,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这就要求当下的大学生必须“出新”——创造新的生产力,而要“出新”就必须把知识变成智慧,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比较强调“升学”和“应试”,虽然国家一再倡导素质教育理念,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少,基础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以升学为导向。如此,考上大学的“骄子”都对“出路”和“收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而真正等到毕业时,大学生才发现花费巨资上了十几年学,面临的职业收入想“收回成本”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类似现象与客观的就业形势一起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话题。虽然职业低收入让大学生们感觉“亏”了,但目前来看,还必须接受。只要这个职业收入不突破生存的底线——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就先立住脚跟再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增加。 (五) 关于该问题学校及社会的应对

1 高校方面

1.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就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理工院校,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同学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并不丰富,所以给人的感觉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活泼,缺乏青春的朝气。而文科院校的学生虽然知识面比较的宽广,可是他们相对缺乏科研的钻研精神。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