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下载本文

第 二 课 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 课时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回忆并口头回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答。 内容? 1.出示列2。 210把3,24化成分每 是12而分数的大小不变 的分数。 (2)学生审题,分 (1)提问:谁能说一析要点:① 分母是 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12 ;② 大小不变。 什么。 (3)提问:想一想, 怎样使分母变为12 ?思考后再回答,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然后请学生试着在课 应怎样变? 本上填写。 2以3为例提示:先 想分母3 怎样变成12, 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子应该怎样变化。 2x482板书:3=3x4=12 教学实施 10510?224=24?2=12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 知识解决这个题的?应 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注意分子和分 26

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0以外的相同数。 2.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3.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6 、7 、8 题。 4.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9 题。 可以都统一化成分子是1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16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 5.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10 题。 可以化成分母都是100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 分数,再进行比较。 本节课我们巩固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要课堂小结 会灵活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方法。 审题并思考方法,集体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8、9、10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零除外) 板书设计 22x48 3=3x4=12 24=1010?224?2=12 5教学反思 27

课 题 授课班级 约分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张斌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知道约分的作用,并能熟练地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识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自制教具 6课时 第 一 课 时 最大公因数(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一、知识与技能: 1.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1.提问:什么是因写出16 和12 数? 的所有因数。 2.提问:你是怎样找 一个数的因数的? 28

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 的因数,又是12 的因数。 2.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 合图。 指出:1 、2 、4 是16 和12 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完成教材第80 页的“做一做”。 4.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1 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 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上,每人选择方砖的一种边长,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根据复习题中写出的16 的因数、12 的因数中找出公有因数,得出问题的答案,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cm 、2Cm 、4Cm ,最大的是4cm 。 独立在教材下面写一写,再说一说哪几个数写在左边,哪几个数写在右边,哪几个数写在中间。 填在教材上,说一说是怎样找的。 29

思维训练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 12 厘米,18 厘米,24 厘先独立思考,然米。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后集体交流方法。 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 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 米?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师生共同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1、2、3题 最大公因数(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