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三历史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吉林省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三历史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

24.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 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 A.河北

B.山东

C.河南 D.湖北

25.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 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 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26.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 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 这表明当时 A.坊市界限被打破 C.对外贸易的繁荣

B.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

27.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 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28.1864年,清政府某官员上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 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 减价以敌洋商。日久消耗愈甚,不惟亏折资本,浸至歇其旧业。”据此判断 A.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衰落 C.洋务企业难以同外国企业竞争

B.中国航运业完全为洋商垄断 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29.1931年10月7日,蒋介石认为: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 精神之消长。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 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于 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只有挺然奋起,与之决一死战,以表示我国家 之人格。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态度是 A.支持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 C.忍辱负重,批评仓促应战

B.政策重点放在积极剿共上 D.已经做好了持久抗战准备

30.1959年5月—9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决定恢复农民自留地,允许社员私人喂

养家禽家畜,宣布社员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归社员私有,社员家庭生产的产品可在集 市上出售。并规定公社、生产队生产的物资,在完成国家任务后,可拿到集市上交易。 这主要表明当时的党和国家

A.运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市场经济 B.调整所有制结构并恢复发展私营经济 C.充分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

31.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的公民大会主要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等重大事宜,但其所 讨论的议案都是由五百人会议提交的,否则任何公民都会因“违制罪”而被诉之于陪 审法庭,因此公民大会只有对议案的讨论和决定权而无提案权。这表明当时的雅典城 邦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 C.体现了权力分工的原则

B.体现出法律至上的精神 D.防止执政者权力的滥用

32.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该会主要从事传教和 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却反对追逐世俗 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别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 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D.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33.始于15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 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 C.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

B.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 D.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

34.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罗斯福新政初期的政府重大举措之一,主要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 促进经济恢复。但1936年5月,19个公用事业公司联合控诉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要 求颁布禁令,禁止该局生产和出售电力,联邦最高法院于1936年12月判决这些公司 胜诉。这主要说明联邦最高法院 A.控制国家政策制定 C.支持公用事业发展

B.不赞成罗斯福新政 D.限制政府职权扩大

35.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工作会谈”,美苏就苏联购买 美国谷物的交易达成协议,第二年又达成美国从苏联进口石油协议。据统计, 1969—1976年美苏贸易额增加了10倍。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衰落

B.美苏冷战局势趋于缓和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 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的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随后从17世纪初起还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世界上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的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加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1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长期珍爱的信念,如相信人类的进步具有普遍性。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德国退休教师以《西方的没落》为题出版了一部专著,悲叹西方的衰落。有史学家这样描述一战后的欧洲社会对“民主”和“科学”的态度:“许多对19世纪进步尤其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崇拜受到了攻击。科学家领导人类对自然进行有益的征服的梦想看起来已经破灭了。因为科学家在战争期间发明了毒气和烈性炸药。民主成为另一个倒下去的崇拜对象,普通民众通常把民主制看作是正在衰落的政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