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下载本文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 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 【溉】, 【汲】, 4、【及】

5、【国人】 5、【道】

6、【闻之于宋君】 【闻】, 7、【对】

9、【得一人之使】 《杞人忧天》

11、【亡】 13、【晓】 14、【积气】 15、【若】 16、【行止】 17、【奈何】 18、【只使】 19、【中伤】 20、【积块】 21、【四虚】

22、【躇步跐蹈】

23、【舍然】 【舍】,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 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 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翻译: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 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穿井得一人》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

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注】①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② 夔:我国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正夔一足,信乎(相信) .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推荐,荐举)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从井里取水) .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夔能和之,以平天下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 C.有闻而传之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4、“穿井得一人”和“夔一足”虽然都使人产生了误解,可是原因不一样。你能

分别说出产生这两种误解的原因吗?

参 考 答 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

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穿井得一人》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