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5《玲玲的画》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5 玲玲的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学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玲玲的画》是一篇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我们更应该本着“解放学生”的理念,以玲玲的情感变化为主要线索,以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为突破口,揭示课文主题。因此,本设计让学生随着课文内容不断深入理解,自悟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课件的帮助和教师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同时加深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卡片;将课文中爸爸说的话做成相关的课件;准备三幅与课文前后内容相符的画。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至少读三遍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

1.导入:学校要举行书画大赛了,有一位小姑娘要去参加,她的名字叫“玲玲”。(板书“玲玲”)谁来亲切地叫她一声?

2.识字:“玲”是形声字,右边“命令”的“令”表示字音,要读准后鼻音。左边是王字旁,表示字义。王字旁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的、美好的东西。“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这里指人的名字。

3.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玲玲有关,(补全课题)一起来读课题。 4.过渡:玲玲的画怎么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玲玲的画》,在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形声字形旁表义,用形声字构字特点学习“玲”的字形,理解“玲”的意思,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拉近了学生和故事的主人公玲玲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还要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准备全班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检查读文识字的效果。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其他学生适时补充。明确“幅”的读音是fú。

(2)引导学生归纳,可以采用形声字识字法识记的生字有:玲、详、幅、评、

催、啪、脏、懒、糟。注意组词区分“催——崔”“幅——副”。

“并”和“肯”可以用口诀记忆:并——“倒八开”;肯——“上止下月”。 (3)开火车给生字口头组词。 (4)开火车读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明确任务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再读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指读。 2.学生试读。

3.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齐读,分男女同学读,读准生字的读音。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要注意指导学生重读“得意地”“端详”“就要”“啪”“掉”“伤心地”,

突出玲玲情感的变化。

4.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汇报交流结果: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明确这是写事类文章总结内容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