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教育公平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 教育投入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 资源配置不合理。重点学校制度
政策制度不完善。影响和制约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 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提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缩差距”。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三是“重配置”。标准化建设,取消重点,教师交流制度; 四是“建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同等对待;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场地、经费、师资、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扩大资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提高资助标准。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落实资金保障。财政及时拨付,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 动员社会力量。希望小学 6
怎么看房价过高
“住有所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房价过高症结何在?
投资推动。“炒房大军”,投机性购房;
资金推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流动性充足,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 地价推动。“土地财政”依赖、拉动经济增长,“招拍挂” 制度原因。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房地产税收制度不健全, 城镇化快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在住房领域的反映。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印发土地财政。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
房价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必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高房价直接造成普通群众买房难。高房价容易助长经济泡沫化。 高房价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房价使内需增长面临长期抑制。 高房价将阻碍中国城镇化进程。高房价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如何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一是“明问责”,就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新国十条”,追究责任。 二是“抑投机”,就是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利率,税收 三是“增供给”,就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中低价位、中小套型 四是“促保障”,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房,公租房。 五是“严监管”,就是加强市场监管。闲置炒地捂盘惜售囤积哄抬 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低端有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 “中端有支持”,就是采取措施支持中等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 “高端有市场”,就是支持有支付能力的群体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7
怎么看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小金库”,乱收费、出场费等。 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
社会历史的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转型体制的不健全,改革推进的先后力度 相关政策不完善的原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社会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一次分配中,没有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合理的分配比例关系,没有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二次分配中,没有以制度形式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支出比例,分配的调节和监管不够有效。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的诉求日益强烈,因而对分配不公的感受更加强烈。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分配不公制约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每一位劳动者都有权利平等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分配不公造成收入差距过大,是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8
违背的。更加注重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体现。
分配不公阻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制约民众的消费能力是内需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使消费需求这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挥不出应有作用。
分配不公抑制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分配不公会使部分低收入者生活困难、社会地位下降,降低他们对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改革、投身建设的积极性;而部分既得利益者害怕改革触及自身利益,则会成为改革的阻力。同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会导致激励机制扭曲,使部分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工作和创造的激情,使社会发展丧失活力。
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分配不公会使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从而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孵化器”。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包括许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源于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分配不公还容易影响社会风气,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使“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思想容易泛滥。
可以说,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并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首先要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扭转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工资收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的主要途径。要完善和落实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工资水平。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变工资由企业单方决定的现状,增加工人的发言权,切实维护普通劳动者合法权益。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9
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财政支出、国债资金、土地出让收入都要向农业农村倾斜。提高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价格,扩大涉农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应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
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税收流失。
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款项实行全额税前列支或抵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民间自愿捐赠活动。
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