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北语19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 - 4 下载本文

单选题

1(4分) :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 A: 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 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 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D: 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2(4分) : 不属于“摩西十戒”的内容的是( )。 A: 一定要信耶和华 B: 不能把自己作为神

C: 不能偷盗、杀戮,不能侵占别人的财产 D: 于礼拜日谨守安息日

3(4分) : 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 A: 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

B: 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 C: 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

D: 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

4(4分) : 不属于汉王朝管辖西域三十六国的表现的是( )。 A: 皇帝会往每个小国派出中央军队,象征性地外驻在那里 B: 三十六国国王每年必须进贡

C: 这些王国的国王有的时候要受西汉皇帝册封

D: 有时,在皇帝顾得着的时候还会派一些屯兵在那里屯田、开垦

5(4分) :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 )的翻译。 A: 绮 B: 秦 C: 羌 D: 茶

6(4分) :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A: 大秦有类中国

B: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 “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7(4分) :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 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 C: 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 D: 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8(4分) : ( )之后,天主教就基本上不来中国了。 A: 康熙 B: 雍正 C: 顺治 D: 乾隆

9(4分) : ( )是世界上横穿中亚、南亚大陆,并由南洋海路回到中国的第一人。 A: 法显 B: 玄奘 C: 朱士行 D: 义净

10(4分) :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A: 发展的不平衡性 B: 民族性 C: 时代性 D: 隔离机制

11(4分) :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A: 蒙古人种 B: 高加索人种 C: 尼格罗人种 D: 不确定

12(4分) : 和平年代最通常的中外文化交流渠道是( )。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宗教传播 D: 战争与掠夺

13(4分) : 不是明人文献中最早称呼西班牙的是( )。 A: 佛郎机 B: 大吕宋 C: 干系腊 D: 西洋吕宋

14(4分) : 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 乌孙 B: 月氏 C: 于阗 D: 车师前国

15(4分) : 杨宪益在《译余偶拾》中认为“之那”是( )的对音。

A: 秦 B: 茶 C: 羌 D: 绮

判断题

1(4分) : 佛教在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对 B: 错

2(4分) : 万叶假名毕竟太麻烦,笔画太多,于是就简化汉字的字画,变成以偏旁或部首来代替汉字,称作平假名。 A: 对 B: 错

3(4分) : “国书事件”里历史信息显示隋倭对隋外交的不对等地位。 A: 对 B: 错

4(4分) : 贞观时期的边疆形势,西方,灭吐谷浑,与吐蕃和亲。 A: 对 B: 错

5(4分) : 唐朝住着许多外国人,唐朝一般让他们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 A: 对 B: 错

6(4分) : 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所以任何文化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A: 对 B: 错

7(4分) : 战争与掠夺不会造成文化的交流。 A: 对 B: 错

8(4分) : 秦汉移民在日本被称为“秦汉渡来人”,他们是日本弥生飞跃的历史功臣。 A: 对 B: 错

9(4分) : 以前平假名又叫“女手”,是女子用的、不规格的文字。 A: 对 B: 错

10(4分) : 南怀仁是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A: 对 B: 错 单选题

1(4分) :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 A: 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 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 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D: 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2(4分) : 不属于“摩西十戒”的内容的是( )。 A: 一定要信耶和华 B: 不能把自己作为神

C: 不能偷盗、杀戮,不能侵占别人的财产 D: 于礼拜日谨守安息日

3(4分) : 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 A: 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

B: 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 C: 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

D: 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

4(4分) : 不属于汉王朝管辖西域三十六国的表现的是( )。 A: 皇帝会往每个小国派出中央军队,象征性地外驻在那里 B: 三十六国国王每年必须进贡

C: 这些王国的国王有的时候要受西汉皇帝册封

D: 有时,在皇帝顾得着的时候还会派一些屯兵在那里屯田、开垦

5(4分) :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 )的翻译。 A: 绮 B: 秦 C: 羌 D: 茶

6(4分) :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A: 大秦有类中国

B: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 “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7(4分) :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 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

C: 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 D: 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8(4分) : ( )之后,天主教就基本上不来中国了。 A: 康熙 B: 雍正 C: 顺治 D: 乾隆

9(4分) : ( )是世界上横穿中亚、南亚大陆,并由南洋海路回到中国的第一人。 A: 法显 B: 玄奘 C: 朱士行 D: 义净

10(4分) :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A: 发展的不平衡性 B: 民族性 C: 时代性 D: 隔离机制

11(4分) :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A: 蒙古人种 B: 高加索人种 C: 尼格罗人种 D: 不确定

12(4分) : 和平年代最通常的中外文化交流渠道是( )。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宗教传播 D: 战争与掠夺

13(4分) : 不是明人文献中最早称呼西班牙的是( )。 A: 佛郎机 B: 大吕宋 C: 干系腊 D: 西洋吕宋

14(4分) : 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 乌孙 B: 月氏 C: 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