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殖与发育 ? ? ? 排? 泄与渗? 透调节 六足亚门 (Subphylum Hexapoda) 多为中卵黄,卵黄填充于卵中央呈网筛状得原生质空隙中,只有卵表原生质不含卵黄,为卵周质,在在其内进行卵裂,为表面卵裂。卵腹细胞增厚形成胚盘,即囊胚层,由此发育为胚胎。 有多胚生殖,幼体生殖,孤雌生殖;多为两性生殖,体内受精。 内胎发育(卵内发育时期)→孵化(破壳)→胚后发育→一龄幼体(褪一次皮增加一龄)→羽化(成虫期,成虫不再蜕皮) 胚后发育变态类型: A.变态发育 a.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生活习性不同,经三个虫期(卵、若虫、成虫)。 ①渐变态(食性与生活环境相同,幼体为若虫) ②半变态(幼虫生活在水中,有临时呼吸器官为稚虫) b.完全变态(有蛹期):经4个虫期,即卵、幼虫、蛹、成虫。(幼虫和成虫形态显著不一致(蚂蚁、蝴蝶),生活环境食物各异。) B.无变态发育(成虫仍有蜕皮现象) 主要以马氏管排泄,来源外胚层。有些低等种类用脂肪。含氮代谢产物主要是尿酸。 马氏管吸收废物形成原尿,进入后肠后直肠有选择的重吸收,不溶于水的尿酸沉淀随粪便排出。 甲壳亚门 (Subphylum Crustacea) ? A.多数雌雄异体 a. 多数直接受精 b. 少数已特化的附肢将精荚送至雌体受精囊 B.少数雌雄同体 ? 有无节幼虫(不分节,3对附肢,两对触角,一对大颚;一个中眼,营浮游生活,后为前溞状幼体,溞状幼体,后期幼体)、糠虾幼体、大眼幼体(蟹类)。 ? 用触角腺与小颚腺排泄与渗透调节,位于第二触角或小颚基部,主要维持渗透压。 ? 蛋白质的代谢废物主要是氨,可通过体表(一般为鳃)扩散,为排氨型代谢动物。 3. 讨论与结论
1. 通过对蝗虫与螯虾的解剖对比,总结节肢动物门有哪些重要特征?
①全身包被发达坚厚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②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能高效地进行呼吸。 ③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
④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⑤分节的附肢,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26
⑥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⑦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 ⑧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
2.通过对蝗虫与螯虾的对比解剖,总结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经济等各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① 绝大多数种类陆栖;
② 全身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③ 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 ④ 具备气管等空气呼吸器,能高效地进行呼吸;完全适应于陆上生活。 在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其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上所有生境。
3.观察蝗虫的呼吸系统,说明昆虫的呼吸系统为什么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系统?
昆虫的呼吸系统非常发达,由多数气管组成,能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
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因此管壁的结构与体壁相同而反向,内面为角质膜,称为内膜,其增厚部分形成螺旋状内脊,称为螺旋丝,用来支撑气管,使之不至于凹瘪。内膜外为一层多角形扁平细胞,扁平细胞层外更有一层由结缔组织形成的底膜。气管纵横连接,形成一个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都完整统一的系统。纵贯身体的共有侧、背、腹3对气管干,这3对气管干以横气管相互连接。
从纵气管干和横气管发出很多分支,伸布到身体各个部分。这些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形成多数微气管。微气管直径不到1μm,末端封闭,其螺旋丝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这些微气管一般在体壁内面和器官表面盘根错结,但也伸入细胞之间,甚至穿透细胞。气管干或气管的某一部分有时扩大,形成气囊,囊壁很薄,无螺旋丝。
由于气囊的存在,气管系统进出的气体容量可以增大。从中胸开始,直到第8腹节,左右侧气管干按节向外发出一对短气管,与外界相通;短气管的开口就是气门。气门共10对,计中胸一对、后胸一对、前8个腹节各一对。氧气以扩散的方式由气门进入气管,再到达微气管,最后透过其纤薄的管壁而直接供应给组织和细胞。微气管内的氧气被组织和细胞吸收以后,管内氧分压下降,氧气也就能从气门不断扩散进来。同样,二氧化碳的排放也由大气和微气管内二氧化碳的分压差所引起。不过只依赖气体的扩散还不能满足昆虫氧气的需求,必须经常呼吸,以补不足。吸气时,前4对气门开放,后6对气门关闭,外界新鲜空气由前者进人体内;呼气时,前四对气门关闭,而后6对气门开放,以排出体内污浊的空气。这样呼吸一次,整个气管系统内2/3的空气可得到更新。所以说昆虫的呼吸系统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系统。
4. 螯虾水生,蝗虫陆栖,那么节肢动物由水生到陆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① 在陆地更容易收到伤害:
几丁质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27
混合体腔与开管式循环系统,血压低,附肢受伤时不易大量出血。 ② 水生到陆生容易脱水:
气管呼吸,高效且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开管式循环系统,可以从血液中吸收水分补充至组织。 ③ 运动阻碍增加,由浮游至爬行或飞行: 附足出现关节,灵活性加强,有翅的出现; 横纹肌肉,成束成对,相互颉抗。
④ 水生环境更复杂,对机体要求更高: 身体异律分节;
器官分化,机能分化;
各部分工与联系合理,代谢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1]黄正一,和振武等.动物学实验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张润生,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郑光美,刘凌云.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郑光美,刘凌云.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彩万志,等。普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6]孙虎山.动物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杨琰云,韦正道,屈云芳.动物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黄诗笺动物生物学光盘
[9]Bliss D E,Provenzano.The Biology of Crustacea.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5.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