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下载本文

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概 述

平顶山不仅是一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独特文化个性的城市。这里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就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悠久的历史,堆砌了平顶山多姿多彩的遗存;多元的民风民俗,酿造了平顶山厚重的文化蕴涵。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绵延 700 余年不衰,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精致汝官瓷,是中国陶瓷史的标志之一;铿锵激昂的郏县大铜器,至今依然是铜器乐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还有古老的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从远古传来的悠扬轧琴之音,妩媚而激情的鱼灯花社舞,原汁原味的鼓儿词,令人称奇的剪纸,被清代《直隶汝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这些让每一个平顶山人骄傲和自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平顶山这个古地新城永远充满诱人的魅力。

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宝丰县马街书会入选。另外,河南曲剧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期的河南曲剧本为地摊小调,是汝州曲子----高台曲将之升华为舞台艺术的,所以,汝州曲子当然也值得我们关注。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顶山市郏县大铜器和宝丰县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分别入选第二类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之锣鼓艺术,和第八类传统技艺之传统手工技艺。

2007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鲁山县剪纸入选第二类民间美术之民间剪纸,舞钢市轧琴与郏县大铜器入选第三类民间音乐,宝丰县马街书会入选第七类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宝丰县、汝州市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宝丰酒酿造工艺入选第八类民间手工技艺。

2009年6月,河南省政府批准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钢市的鱼灯花社舞入选第四类传统舞蹈,宝丰县木偶戏入选第

五类传统戏剧,鲁山县鼓儿词入选第六类曲艺。

2007年7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十二项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2项):舞钢市轧琴,郏县大铜器;民间舞蹈(2项):舞钢市鱼灯花社,叶县霸王鞭;曲艺(1项):鲁山县鼓儿词;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项):宝丰县马街书会;民间美术(2项):汝州市汝帖,鲁山县李富才剪纸;民间手工技艺(4项): 汝州市汝瓷制作技艺,宝丰县仿汝瓷手工技艺,宝丰县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提线木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和传承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不加以保护,一些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永久的消失的可能。那样的话,我们可能丢失的不仅仅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我们的文化脉胳,我们的根。

民间曲艺的节日:正月十三马街书会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东麓应河岸畔的马街,距宝丰县城7.5公里,原名马渡店、马渡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

马街是古时连通豫西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的咽喉要道——许洛、宛洛大道上的重要集镇,所以历史上的马街也曾是“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地。但马街的著名不在于他曾经的经济繁盛,而在于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农历正月十三。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期待了一年、也精心准备了一年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从全国各地云集于此,在料峭寒风中,在尚未返青的麦田里,说书亮艺,各呈绝技;来自四面八方听书赶会的群众人山人海,扶老携幼,万头攒动;叫好声,笑语声,感叹品评声,与千座书棚内的吹拉弹唱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混成一片,将沉寂了一年的应河唤醒了,将空旷的田野挤得密密实实,搅动得声浪阵阵。这就是全国知名的 “马街书会”。因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所以马街书会俗称“正月十三马街书会”。 马街,是民间曲艺艺人

心中的圣地,马街书会是曲艺人交流技艺的联谊会,是民间曲艺界群英荟萃的献艺演出,是说唱艺人的展销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2006年,马街书会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考证,马街书会起源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1),以此推算,至今已近700年历史。

马街书会的形成是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民俗民情分不开的。作为古时连通豫西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咽喉要道上的重要集镇,马街南通南阳,可达荆襄;西靠伏牛山,是深入山区的要道;北望汴洛,东临漯河,是通往豫东平原的门户。南来北往的商贩驼队聚集于此,为民间书会的产生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人气。在豫西山地一带,群众有唱元宵灯戏的传统。每年元宵佳节,城镇大户人家多请大戏班演唱,穷家小户多请弦子书应景,十三马街书会正值元宵灯戏之前,为“写书”(马街书会行话术语,即“艺人卖书,群众买书”)提供了市场。清同治年间,因为捻军与清廷在中原地带的连年兵祸,马街书会一度中断,再度复会后境况萧条。南阳府教谕司士选告老还乡,义务主持马街事务,为繁荣书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号召马街乡民热情接待艺人,不管艺人来自何处,认识不认识,管吃管住,不取分文,艺人进村像到自己家一样,马街成了艺人们的家园。这样,参加书会的远方艺人越来越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淳朴的民俗民风,培育了马街书会这朵经久不衰的民间艺术奇葩。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马街书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程式。

(一)点炮开锣,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的艺人们参加马街书会都是自发自愿的,不请不邀,无人组织,不受任何约束。农历正月十一卯时,三眼铳一放,点炮开锣,书会序幕拉开。一般有两台大戏在书会相近地点同一时间形成对擂之势,称作“对戏”。“对戏”虽论输赢,但只是在书会开始之际起助兴作用。

(二)上香叩头,祭祖拜师。书会的会场在马街村北面的应河两岸及火神庙附近,农历正月十一,点炮开锣后,艺人们便来到马街火神庙上香叩头、祭祖拜师。

(三)亮书卖书。艺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在书会上亮书卖书。谁的书受群众欢迎,谁就可以先写出去(马街书会行话术语,即书被人买走),书价相应就高。

(四)请书写书。艺人们在书会上亮书卖书,群众在书会上请书写书,就像

现在的“超市”一样,请书写书者可以任意挑选。请书写书就是商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唱三天的书价(这三天的书即“灯书”,艺人称“正禄书”)。书会不成文规矩,凡“正禄书”写出后,不得卖“偏禄书”(即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的书),以免影响别的艺人卖书。书如被写走,写书者便把艺人使用的道具或乐器拿走一件,留下定金、地址,艺人便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去演唱。

马街书会形式独特,规模宏大。其会址在马街村东北应河岸边火神庙周围的麦田里,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多米,占地面积约400余亩。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不惜长途跋涉,云集于此。田间地头,溪畔河边,沟沟坎坎,说书人随便找一块儿地方,桌凳一摆,以天为幕,以地为台,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了他们的曲艺,脚下小小的一块麦田就是他们尽情展示才艺的舞台。每年赴马街书会的艺人,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四川和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数量达千余人之多,他们在马街亮书会友、交流技艺。 在这些艺人里,有名家大腕,也有后起之秀;有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有三口之家组成的“家班子”,也有几人联帮组成的说唱团,当然也有不少唱独角戏的艺人。成百上千座书棚内传出的吹拉弹唱声,响遏行云。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听书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呼朋唤友,前簇后拥,情绪高涨。会场中万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据史料记载,清同治二年(1863),司士选为了摸一摸这一年赶会艺人的数量,规定凡到会艺人都要向火神庙进一枚铜钱作香火钱,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许进一文铜钱。书会结束,人们清理铜钱,共收得铜钱两串七,说明这年到会的艺人有2700位。

马街书会内涵丰富。在马街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读万卷书。”马街书会曲艺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快板、相声等40余种说唱艺术,说唱曲目有数千个,其中河南坠子就有130多个。三天书会期间,可谓人如海,歌如潮。马街书会所包涵的文学艺术价值、民俗文化价值,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术研究价值,挖掘不尽,探说不完。

马街书会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全国曲坛名流、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大

媒体,曲坛名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考察调研、采访报道,更为马街书会增光添彩。1995年,基于宝丰马街书会在全国的影响,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平顶山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并在宝丰设立曲艺节演出分会场。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曲艺事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题词:“中原名城,曲艺之乡”。

但是,无论过去怎样辉煌,与河南曲艺界、乃至全国曲艺界一样,现在的马街书会实际上已经面临着生存和保护的巨大压力。老艺人大多老的说不了书了,而年轻人、包括曲艺世家的子弟们,或者纷纷改行离开了曲艺之路,或者干脆就对说书了无兴趣,曲艺人才青黄不接。马街书会曾经是人们最纯净、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而如今,滋生并支撑这种精神的土壤不再了:我们生存的时代不再有田园牧歌般的情调,我们在追求更实在的经济和发展。广播、电视、网络,把我们的传统冲击得迷茫又无奈。从过去的2700位艺人,到现在的几百位艺人,热爱马街书会的人们眼看着自己心爱的艺术渐渐走向衰落,一方面努力抢救保护,一方面忧心忡忡在祈祷,希望她走的更远些,走得更久些,走得更好些。希望马街这个曲艺圣地,马街书会这个民间曲艺的神圣节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永远的、麦田里的不散书场。

从高跷曲到高台曲:河南曲剧的重要流派汝州曲子

河南曲剧,又称为“曲子戏”、“文明曲子”和“高台曲”,是流行于河南省的第二大剧种,与豫剧、越调合称河南“三大剧种”,影响波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安徽、山东等省份。河南曲剧的风格朴素风趣、名家名角辈出,其中,汝州曲子的风格独树一帜。

一、从高跷曲到高台曲

“高跷曲”是由洛阳南郊王屯村(今属洛龙区关林镇)的晚清秀才王凤桐(1822-1898)创制的。1875年,王凤桐尝试将流行于南阳、洛阳等豫西地区的“鼓子曲“和“踩高跷”相结合,化妆唱曲,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高跷曲”。

初期的“高跷曲”曲目主要来自鼓子曲,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如《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