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谋划 下载本文

精品文档

与研究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新增专业3个,使招生专业达15个。组织申报新专业2个。修订了《专业调研工作制度》、《特色专业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院企专家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15个。出台了教学库建设方案。投入近30万元,加强了医疗美容等新专业的基础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与北京三环肿瘤医院合建了订单班,药学专业与神威药业等达成订单培养意向,使我校订单培养合作单位达到7家,涵盖专业3个。成功召开了第二届校院(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与北京301医院等6家单位达成深化合作共识。成功召开了“校院一体化”推进研讨会,校院合作迈入新阶段。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修订了精品共享课建设办法。邀请清华大学专家来校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按期完成了《护用解剖》等精品共享课程的阶段建设任务。组织了13门校级精品课程的阶段性检查或结项验收。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岗位职业要求和职业素质养成,在专业核心课程深入探索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人文法律素养为目的,实施了医学法律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基础医学部开展了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建立了教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0

精品文档

学衔接沟通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新增教学医院3所,口腔专业实习基地5家,进一步拓展了实践教学;完成了57所校外实习点的教学检查。医学美容专业投入近20万元改善了实训条件。药学系举办了中药鉴定大赛等活动。医学系完成了7部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的编写。护理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和天津市职业技能邀请赛上屡创佳绩。基础医学部人体奥妙科教馆项目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

四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不定期教学检查制度,发布通报11期;落实教室日志管理规定,对教室日志进行了抽查和整改;开展了考试制度改革,纠正了题型单一、考核信度差等不良倾向。推行了专业、课程、平行班级督导评课的改革。年内,组织行业专家评教评学31次,校内专家听课591人次,教学质量评价稳步提升。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省医学院校临床技能考核中均获专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护理专业2名学生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分获个人一、二等奖。护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行刚柔结合的灵活引才政策,录用紧缺人才11名。按照市政府要求,年底前完成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0

精品文档

15个编制的考录工作。出台了《非事业编人员引进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目标考核,形成了能进能出的良性用人环境。努力提高师资培训水平,组织11人参加了职教学会培训班;选派4人参加了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省级培训项目。加强师资国际交流,推荐2人参加省资助优秀专家出国培训;选派1人为2014年高校国内访问学者。依托络“在线学习中心”平台,发放教育部 骨干教师证书50个、结业证书1518个。1人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1人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21人晋升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24人获得中级任职资格。完成了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专技人员新聘期职称聘任工作及467名专技人员的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工作。深化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年人均上调基础性绩效工资2000余元。 五、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激励,推动科研创新上水平 以加压激励为导向,推进科研管理制度化建设,制修订了《课题管理和科研奖励的补充规定》、《科研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投资14.5万元引进科研管理系统,提高了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出台了建设管理办法,培育遴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3支。进一步密切学术交流,举办校、系公开课和示范课5次,学术讲座30余场。积极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获批省高校科研课题6项、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0项、市科技研究与发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0

精品文档

展指导计划项目7项、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27项。年内,获得市科技进步奖3项、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省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4项、省第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奖17项、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43项。发表论文322篇,其中中文、科技核心82篇;主参编教材著作81部,主编18部,8部教材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书目。出版校刊4期。 六、坚持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三位一体”教育为主题,以讲座、活动、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启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我的梦”等主题实践活动。邀请名家进校园,进行了中华文化传承教育。成功举行了“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优秀志愿者巡讲报告会。开办医院院长(名医)论坛3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以文化育人为目的,举办了第六届社团文化节和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学校代表队在全市全民读书月大学生知识挑战赛中荣获三等奖。主题团日被团省委评为“省高校二十佳特色团活动”。成功举办了法制教育宣传月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评选获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二等奖。加强学管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台了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组织了第三届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0

精品文档

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远赴9个地市,深入开展了暑期“大家访”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开展公益活动数十场,参与人群达6000多人次。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等三部门评为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圆满完成省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任务,被评为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

七、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 以完善功能、提高效能为目标,着力推进数字化校园二、三期工程建设,开放了通知公告、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功能,成功实现“无纸化”办公。年内,办公自动化系统流转通知公告617份,公文流转85次,电子邮箱使用467.2g。加强络环境建设,新装端口6000余个,基本实现了“班班通、师生通、全校通”。大力推进系统数据整合、共享,实现了10多个系统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根本消除了信息孤岛。攻克了一卡通和图书馆系统集成技术难点,校园一卡通圆满实现图书借阅、食堂消费两大功能,发放学生一卡通4300张。积极搭建新型络教学平台,引入清华教育在线络课程675门,充分满足了课程建设需要。完成了校园无线络建设可行性论证。对82个教室的多媒体进行线路维修,保障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大力推广微课程教学,面向全校开放了微课录制室,提高了教师微课制作和尝试翻转课堂的积极性,还派出两批次7名教师参加微课制作培训。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提交作品量高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上,我校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