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期末重点整理 下载本文

通论——字典辞书

一、文史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一)部首编排法: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归为一部,这个共同的偏旁就是部首。部首按笔画的多少为先后次序。同部首的字也按字的笔画多少的先后次序排列。

(二)音序排列法:音序排列法是按汉字的读音来编排所收的字词的。 古代字典辞的音序排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传统36字母的顺序编排。一种是按《广韵》韵部或平水韵韵部韵的顺序编排。 (三)号码查字法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由王云五发明,1925年5月出版《号码检字法》。 二、主要工具书 (一)《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正文十四篇书末“叙”和目录为一篇,共十五篇。收字以小篆为主,兼收古文、籀文、重文。据《叙》载,全书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合计10516个 。 体例:一是按小篆的形体,把9353字分成540部;二是于每一篆下先释义,再分析字形结构。 (二)《康熙字典》

用十二地支分成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加上书前凡例、等韵、总目、检字及书后的补遗、备考等六卷,凡四十二卷。全书正文共收字47035个。按《字汇》《正字通》体例立部首214个。

体例:于单字下先注音释义,注音:依次列举《唐韵》、《广韵》等前代韵书的反切,并标注直音;释义:解说字的本义、别音别义,并于每一义项下面列举书证。有所考辨就在释文末用“按”字表示。 主要特点:一是收字多,超出了以前的任何一部字书;二是注重解形和注音;三是义项收录完备;四是引例十分丰富,例句出处明确。五是确定了后世字典辞书的部首数量与基本编排方式。 (三)《汉语大字典》

按部首排列,设200个部首,共收汉字56000个,是目前我国收字最多的字典之一。

先列楷书字形,然后收列能够反映形体流变、源流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 释义:古今兼备以古为主,义项排列一般按照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顺序,义项下面尽可

能征引文献为证。对罕见的名物词,有时附有插图。

注音:先用现代汉语拼音注出该字的现代音,后收列了该字中古时期的反切

和上古的韵部

中古音主以《广韵》《集韵》的反切为主上古音以近人考订的三十部为准。 通论——文字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古文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今文字) (一)甲骨文

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因为这种文字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故称之为甲骨文。又称为甲骨卜辞、殷墟文字、锲刻文字。一般认为甲骨文还是殷商时代文字的代表。

特点:①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强烈的图画写实性。②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行款无定式,随意性较大。 ③存在相当一部分合文。 ④笔画纤细,笔势方折。 (二)金文

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金文或吉金文 、钟鼎文 、铭文 、彝器文字 。 特点:①笔划多用肥笔和圆笔。②新出现的象形字很少,而形声字明显增多。③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逐渐趋于稳定。④合文大为减少。 ⑤行款渐趋固定。

(三)六国文字

是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山东六国及其它一些小诸侯国所使用的文字。 六国文字又称古文。

六国文字主要出现在竹简和绵帛上,还包括一些铜器、漆器、货币、陶器、玉玺等器物。它的书写材料多用毛笔,写在竹简或绵帛上的字上粗下细,形如蝌蚪,故把这种文字称作“蝌蚪文”。

特点:区域性文字,①形体很不统一,异体字繁多。②笔画草率诡异,简体字、俗体字大量出现。 (四)小篆

特点:①笔划线条化,字形均匀齐整。②定型结构定型。③异体字减少。 (五)隶书

今隶是在古隶的基础上的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大约在西汉武帝时代,字体风格才渐趋成熟和定型。

特点:其一,笔画完全线条化、符号化,摆脱了图画文字的痕迹。其二,偏旁的分化与混同,冲击了篆文的“六书”结构。其三,笔画形态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有明显的起笔收笔。

由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最主要的变革。这种变化称为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时代进入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

了质的变化。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它使汉字的形体由复杂变得相对简易,从书写不便变为较为方便,大大地提高了汉字的书写速度。 (六)楷书

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渐定型。

楷书和隶书的差别:在于笔势方面,楷书去掉了隶书的波势挑法,使勾撇定型;去掉隶书的波折,使笔画平稳;扭转了隶书向外摊开之势,而向里收敛;改变了隶书的方正平直,由扁方形变成竖长形等等。 (七)草书

草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章草、今草和狂草。 1.章草脱胎于草古隶的草书。这种字体大约在西汉中后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所谓章草,是说尚有隶书章法的草书。

2.今草由章草演化而来,它减掉了章草的隶书味,笔画更简省,书写也更方便。

3.狂草是由今草演变而来的,它兴于唐代,被称为“颠张狂素”的张旭和怀素的狂草,颇负盛名。 (八)行书

行书省略了一些次要结构,书写效率高,而且易于辨认,所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字体。

汉字形体的演变,体现了汉字由象形到表意兼表音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汉字由图画性到符号性、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总的发展趋势。 二、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常见字:日、月、酉、斤、大、目、行、向、又、叶、牛、鹿、鼎、矢、眉、瓜、尾、页xié、网、燕、吕、目、自、羊、牛、果、石、页 说解体例:“某,某也。象形” 或“某,某也,象某某之形”。 特点:一是简约性。象形字“画成其物”,不是作画,是创造书写符号,是写词,摹写客观实体时,只勾勒轮廓,注重字形的简约性。二是典型性。即注重突出客观实体的典型特征,以增强象形字写词表意的区别功能。 标准:一定是独体字, 二定是名词, 三定在本名之外不含别的意义。 (二)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常见字:上、下、本、亦、刃、末、朱、寸、高、厷、中 说解体例: “某,某也。指事”或 “象某某之形” 分两类:独体指事、加体指事。

1、独体指事:一般认为,这类字是用纯符号构成的。 如:方、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