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怎么考(有机推断题的特点)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例题: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H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A
①浓NaOH 醇溶液△
B
②Br2 CCl4
C
③浓NaOH 醇溶液△
D
④足量H2 催化剂
C6H5-C2H5
⑤稀NaOH溶液△
E
⑥ O2 Cu △
F
⑦ O2 催化剂
G
⑧乙二醇 浓硫酸△
H(化学式为C18H18O4)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到G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为卤代烃;再由A到D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怎么做(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三、做什么(找准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解题的突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性质、用途或反应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往往这就是题眼。(详见资料) 【课堂练习】练习一: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时,发生下列转化:
已知有机物A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3:1,其蒸气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3倍,E能与NaOH溶液反应,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
G能使溴水褪色。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② ,④ 。 (2)写出A、B的结构简式:A ,B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③ 。
【归纳总结】有机推断题精选(反应条件部分)
光照 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如:①烷烃的取代;②芳 [题眼1]
香烃或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③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
浓H2SO4
170℃
[题眼2] 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成。
24[题眼4] 是①醇消去H2O生成烯烃或炔烃;②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
Ni 催化剂
[题眼3] 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C、C=O、C≡C的加△ △ 或 浓HSO △
乙酸、乙酸酐 △
③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此外酯化反应的条件还可以是:
NaOH [题眼5] 是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②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件。
△
NaOH醇溶液 或 浓NaOH醇溶液 是卤代烃消去HX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题眼6] △
△
24[题眼7] 是①酯类水解(包括油脂的酸性水解);②糖类的水解(包括淀
稀HSO △
粉水解)的反应条件。
[题眼8] 或 是醇氧化的条件。
△
4[题眼9] 或 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Cu或Ag
[ O ]
溴水 溴的CCl溶液 [题眼10] 是苯的同系物侧链氧化的反应条件(侧链烃基被氧化成-COOH)。
或 [ O ]
KMnO4(H+) 练习二:(07年湖北八校联考)惕各酸苯乙酯(C13H16O2)广泛用作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Br Br CH3—CH2—C—CH2
CH3
反应② A 溴水 反应① B 氧化 反应③ C 氧化 反应④ CH2CH2Cl
反应⑥ E 反应⑦ D(分子式为C5H8O2且含两个甲基) 反应⑤ OH CH3—CH2—C—COOH
CH3
F(惕各酸苯乙酯) 试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