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下载本文

识字6

综合课

1.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 识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

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 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 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滩”,是“ 氵”,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所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猜谜识字:

每天都有水(海)。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把车盖住(军)。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 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

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台下同学可自由提问,台上四位“小老师”作答。 如:一条大布巾,风儿一吹就前进(帆)。两个好朋友,都有禾字旁,春天绿又绿,秋天黄又黄(秧、稻)。周围有土,中间养鱼(塘)。虽说叫小溪,却把大字踩脚底(溪)。有的长长有的弯,大口一吹它就响(铜号)。干字戴顶竹叶帽(竿)。 四、复习巩固 认清字形:

(1) 引导发现偏旁跟事物之间的联系:

61

“海、滩、溪”跟水有关; “舰”跟船有关;“秧、稻、塘”跟禾苗、泥土有关;“鸥”跟鸟有关。 (2) 熟字加偏旁识字:干—竿;同—铜;令—领 (3) 字形比较识字:亏—号

师展示“一只海鸥”等十六张词卡,指名看图找词卡,贴词卡,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学生借图及词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师读数量词,学生说相应的事物词;师说事物,学生对数量词。 生读数量词,老师说相应的事物词;生说事物,老师对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二、入情境背诵

1.展示四张图画,看图背诵。 2.师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 三、巩固识字练习

1.听老师报“带颜色”的词,生听词在词语卡上填色。如师报“一片金色的沙滩”,生则把“一片沙滩”涂成金黄色。 2.“带颜色”读词,如读“一只洁白的海鸥,一片金色的沙滩”等。 四、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学生书空。

沙、海:都有三点水。左右结构。要写得左小右大。注意“沙”字右边的“小”要去钩。 桥:注意右边的第一笔为撇,不要写成横。 竹:注意右边最后一笔要写成竖钩。

军、苗:都为上下结构。注意要写得上小下大。 “海、沙、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竹”左右对等。 2.指导学生静心、坐正,描一个,写一个。 可尝试用“观察写字”教学法: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书写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沙),可以告诉学生,写好三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的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点线美(如“海、沙)、结构美(如“桥”的左旁末笔捺变点)、空间美(如“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的偏旁占三分之一)。 五、拓展知识

(1)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稻田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片 海鸥 一方 秧苗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艘 沙滩 一块 果园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62

(2) 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事物词。 (3)实践活动:

a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准。

b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表达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评价。 教学反思: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综合课

1. 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小组合作 讲授

1.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 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 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2. 展示: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课件,问:这位爷爷谁认识?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课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课题)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3.激趣导入、解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 (4)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

(5)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 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查字典??)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63

(4)给机会尝试,体验识字快乐。

出示“我会认”提示卡,让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井”、“念”) 出示“我会记”提示卡,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供同学参考。 教师及时点拨,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5)给出提示,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分析部件记合体字:“导、解、命、战、席、革”。 数笔画记独体字:“井、士”

(6)给游戏活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请学生取字卡带读并扩词;

游戏二:先把字卡分发给学生,学生听老师读字音,拿相应卡片的学生上台读字、组词、说句子。 游戏三: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认读生词。再分组进行扩词比赛,看看哪组括词多,哪组就胜。

(新课标要求“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5.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准、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5)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6)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 6.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些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忘、想、念”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心字底”的写法:关键是指导学生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64

(5) 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3.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4.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3)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5.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 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资料袋: 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冲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2.毛泽东网站:http://www.chairmanmao.org

3.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http://www2.scut.edu.cn/party_sch/dxgz/music/czsggdt/1.m3u 4.毛泽东网上纪念馆:http://cyc7.cycnet.com:8091/maozedong/index.htm 5.沙洲坝:地名,江西省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

6.瑞 金:地名,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7.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毛泽东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泽东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