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基础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

(3)根据轴线控制点,然后按桩位平面布置图放出所有桩位点。要求桩位点测量误差控制在2cm以内。

(4)为确保桩点准确、桩位易找且不容易丢失,桩基础施工单位应采用在桩位点中心打孔灌注白灰50cm深,并以铁钉系红布条插入桩点位做记号的方法布设,桩位点布设完成后经过自检复核,并由监理、建设单位验线、验点,做好记录,准确无误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2、桩机就位

静压机按压桩顺序就位在桩点附近,用静压机上的整体水平仪将压机调平,如遇到地基出现橡皮泥使桩机无法调平时,应抠除橡皮泥用黄土回填,确保桩机平稳。根据使用桩长用自备吊车吊桩,将相应长度的桩送入夹室,找要施工的桩点、确认施工桩号、确认设计桩顶标高。

3、复核桩位

如果在较软的场地施工,桩机的行走会挤跑预先设置的桩位点,或在桩位密集处压桩挤土效应影响桩位点,要把表层土(厚5—10cm)铲掉,露出下层没跑偏的白灰点,重新测定桩位。

4、管桩起吊

(1)预制桩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起吊和施工,并且在起吊前检查桩身质量。

(2)桩位复核后,采用Φ20钢丝绳套在距桩端0.293L处(L为桩长),采用单点吊,钢丝绳必须套牢,锁紧扣头,慢慢将桩吊起。

(3)在管桩尖离地面10-20 cm时,转动吊车转台,让桩靠近

..

.

桩机,然后提升桩至位于夹桩器正上方,停止转动。

5、桩机调平、桩对桩位

(1)调平桩机,通过操作室内的水平仪表盘显示桩机水平。 (2)在司索工护送将桩送入夹桩器内,而后将桩慢慢放下,当桩尖离地面30-50cm时,夹桩器上升到顶将桩夹紧,通过移动或调整桩机使机垂直对准桩位。

(3)用半径与管桩半径相同的画规以白灰点中心为圆心画圆,指挥管桩下落到管桩端板与所画圆边线重合即可认为施工桩位准确,可以继续压桩。

6、调整桩身垂直度

静压桩机操作室内有吊线锤可显示桩夹持器中桩的垂直度,通过调整夹持器控制桩的垂直度。当桩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50—80cm时,用经纬仪或双向线坠观测桩身垂直度,指挥主机手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

7、静压沉桩

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沉桩的前三个行程应不断地用经纬仪观测桩身垂直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控制施压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m /mim。按压桩油缸的垂直行程高度一段一段地向下压,压一段为一个行程,开动油泵使之上移,在抱桩固定压入,如此循环。

当下节桩桩顶距地面250cm左右时,停止压桩,吊起上节桩,使其正对下节桩,控制好垂直度,然后夹桩器夹紧桩继续压桩,至下

..

.

节桩离地面80—100cm时,停止压桩,调整好上节桩的垂直度,然后准备接桩。

8、接桩

(1)当桩径是400时,桩长大于12米时,一般采用二节管桩,两节桩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2)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

(3)焊接时先对称点焊4-6点固定,再全面施焊,每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保证焊缝连续饱满。

(4)应在焊好的接头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压桩,冷却时间不宜少于1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完即压。 9、送桩

当桩顶标高在自然地坪以下时,压桩到桩顶距地面250cm左右时,采用专用送桩器或桩送桩,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中心线相一致方能送桩。利用水准仪按送桩器上设置标尺控制送桩深度。

10、终止压桩

终压标准以设计单位根据试桩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标准为准则,当压桩力或送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终止压桩。当送桩达到设计标高时记录其最后压桩压力值。

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11、桩机移至下一桩位

拨出送桩器,移机施压下一根桩。

..

.

压桩的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的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压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来决定。 (四)、施工质量检验

1、对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桩位放样偏差见下表: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GB50202—2002) 序号 1 2 项 目 群 桩 单排桩 允许偏差(mm) 20 10 压桩前,对桩位点进行复核检查。

2、对所有到场的管桩质量进行仔细认真地查验。

(1)测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长度、桩身弯曲度等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要求,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和齐全;

(3)同时检查桩身是否粘皮麻面、内外表面是否露筋、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纵向、环向裂缝、端部平面是否倾斜、是否断头脱头、桩套箍是否凹陷、表面砼是否坍落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4)成品桩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DB23/721—2003)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序号 1 2 ..

检查项目 单位 外观 桩径 数值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 ±5 检查方法 直观 用钢尺量 .

3 管壁厚度 ㎜ ±5 用钢尺量 3、压桩过程中随时观测检查桩身垂直度,保证桩身入土时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

4、沉桩过程观测压力值的变化以及桩顶标高的检查控制。 5、接桩焊接质量检查,接桩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允许偏差(DB23/721—200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 目 上下节端部 焊 缝 质 量 错口(㎜) 外径≥700㎜ 外径<700㎜ 允许偏差 ≤3 ≤2 ≤0.5 0~+2 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1.0 <10 <1/1000L(L为两节桩长) 焊缝咬边深度(㎜) 焊缝加强层高度、宽度(㎜) 焊缝电焊质量外观 焊缝探伤检验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in)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6、压桩施工结束后,由检测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基桩检测规范进行桩体质量检测和桩承载力检测。

7、压桩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桩位偏差进行检查。桩位允许偏差如下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位的允许偏差(DB23/721—2003) 序号 1 2 3 4 ..

项 目 盖有基础梁的桩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允许偏差(㎜) 100+0.01H 150+0.01H 100 1/2桩径或边长 1/3桩径或边长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大于16根桩最外边的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