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2007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宋波

本学期,以十七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党政的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继续落实“两纲教育”内容,坚持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感恩、责任、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锐意创新,求真务实,进一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分体现以“一体四翼”分层系列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1、继续完善“一体四翼”的德育工作机制,抓住养成教育,围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培养学生的爱心、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回顾本学期,我们紧抓教师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故事讲演比赛、迎特奥火炬跑、第三届读书节、第十届校运会、十五年校庆、爱心义卖、第五届艺术节闭幕式、“师三杯”学生健身操大赛以及学习十七大精神等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责任意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同时也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抓牢抓实养成教育。本学期,在全体少先队员的大讨论下,修改并拟定新的《上师大三附中五项基本常规》,并以《上师大三附中一日常规二十好》和《上师大三附中五项基本常规》为标准,分阶段进行落实、检查和评比。政教处注重工作的精细化,从课间休息、维护环境卫生、节约粮食细节之处入手,狠抓学生规范,经过全校同学的投票,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上师大三附中第二届“行为规范十佳标兵”。以“每月一星”、“模范班”的形式,对行为习惯、能力素养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如,爱护环境之星,珍惜粮食模范班等,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值周班管理制度,修改了《上师大三附中值周班工作手册》,完善值周班工作体系。通过班主任、值周班长专题培训会议,使各班明确了值周工作要求,创设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也让学生树立了主人翁态度,从而提高了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要求。

3、形成各具特色的四个教育侧重点。六年级学生完成了小学五年的课程进入了中学,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教会六年级学生学会感恩,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也是六年级学生的人生必需课程。政教处抓住家长开放日这一良机,组织六年级各班精心设计并展示了“谢谢有你”、“有家真好”、“算算亲情帐,共同来感恩”等主题班会,使学生与家长有了一次真挚的心与心的沟通,不仅感动了家长,更教会了学生如何感恩父母。七年级以“承担我的责任,生命更加精彩”主题的换巾仪式,唤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理想和激情,在学生中留下了鲜明、长久、美好的回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年级大会增强学生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八年级以“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生命更有意义”年级学生大会为契机,警示学生对自身责任和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提醒学生倍加爱护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体现最大内涵。九年级在抓好学业质量的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为学生开设心理课程、特别咨询门诊、知识讲座等,不断帮助学生调整良好的心态、激励他们再接再厉迎接新挑战。

二、整合德育资源,充分体现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理念,发挥主题性德育活动的作用,形成校园和谐氛围。

经过实践,我们感到主题性德育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九月,依托语文教研组,举办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故事讲演比赛,与理化生教研组相结合,在八年级中开展了“快乐康健公园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十月,在体育教研组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出色的完成了迎特奥火炬跑的任务,在康健体育场成功的举办了第十届校运会。十一月和十二月,在艺术总指导的协助下,向全校师生献上了“和谐校园,共建未来”、“尽展青春风采,共建和谐校园”两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每项活动从确立主题到设计方案,从组织参与到活动管理,从校长到普通教师、从政教处到总务处,人人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却乐在其中。本学期,我们利用升旗仪式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能在此重要时刻有表现的机会,尽管同学们的表演技能还很稚嫩,但从神情中可知,他们得到了满足,感到了自豪。在各项比赛活动中,学生的才干能力、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锻炼,形成了教师团结协作、学生活泼向上的校园和谐氛围。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年级组长、班主任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1、充分利用好班主任会议,使其成为班主任岗位培训的重要途径。2007年10

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十七大对新时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希望,明确了“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政教处组织班主任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并要求将十七大精神落实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细节中。此外,利用班主任会议时间,展开研讨,解决班级实际问题。

2、充分利用区德育展示活动机会,组织班主任前往世外中学、市四中学、徐汇中学、长桥中学、市二中学观摩主题活动,不仅开阔了班主任的视野,也汲取了外校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精华。

3、努力做好副班主任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对5位年轻的副班主任进行办主任岗位的培训,起草制定了《上师大三附中副班主任工作职责》,一学期下来,5位副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能力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认真组织好07学年育人奖评比、推荐工作。本着“树立榜样、培养骨干、激励群体,进一步带动班主任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的宗旨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撰写工作总结、教育个案的评比、即兴案例分析赛,评选出“硕果奖”、“即兴案例分析奖”和上师大三附中“育人奖”,并精心准备材料,将徐钏老师推至徐汇区参评08年“均瑶杯”优秀班主任“育人奖”。

5、各年级定期召开年级学生大会,紧紧围绕学校、年级组工作的主旋律,结合各年级特点,定主题、定内容,坚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学期,共召开“好习惯助我成长”、“规范记心中,落实到行动”、“做有责任感的人,生命更有意义”、“抓行规、促学风、迎月考”等主题年级学生大会13次,每次会议召开前,政教处都认真指导审阅大会方案的制定,协助各年级组做好会场的准备工作,甚至深入年级组,协助年级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6、充分发挥德育核心小组的作用,遇到年级组大事,核心小组统一认识,反馈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四、注重小干部的管理和培养,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团、队推进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1、利用团、队活动时间,组织团员、学生干部以及全体少先队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我国面临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等。

2、换届选举了新一届大队委员,逐步培养和锻炼了新大队委员在少先队工作中的能力。由纪检部负责每周的检查记录、分值计算、登分反馈等工作;由劳卫部负责检查全校的卫生环境情况;由宣传部负责每一期黑板报的检查、海报制作、红领巾广播,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培养。 3、充分发挥学生团员、少先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每星期对中队干部进行培训,指导各班中队委员在班级中开展工作,同时要求大队委员在班级中发挥榜样作用,协助班级开展工作。学期结束,对团员和队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五、家校合力,促使德育工作更有实效。

1、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成立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制定了《上师大三附中家长委员会章程》,推选产生了新一任家委会主任、副主任,就我校就实行“一费制”情况作了通报,经家委会商议,一致通过“上师大三附中明白消费卡”;同时我们与家委会成员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听取家长意见,及时反馈每月工作,使得我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2、收集家长中的优秀育儿案例,编辑成《家长之友》,提供给六年级家长以作参考。

六、依托未保,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校的未保工作围绕三大任务:预控、维权、帮困来展开。在任务急、责任重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做好防范工作,每发现一个问题就与相关部门及时联系,并作好妥善的解决工作。对校园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开学初,我们进行全校性的“行为偏差学生”排摸工作,并由党支部牵头,党员老师与部分学生结对,借助法制辅导员和街道未保办,实行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模式。本学期,我们分别做好了徐汇区慈善基金分会“爱心午餐”帮困,“温馨冬至夜”、“民进自强”等的帮困救助工作,让贫困的学生和家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另外我们政教处还妥善处理好几起意外伤害事故,同时,注意在各种大型校内外活动、假期前及日常工作中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利用集会、校班会、午会广播、黑板报、电视直播、反劫持生存演练等形式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为我校被评为市、区安全文明单位提供了保障。

七、反思

回顾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我们是做了一些事情,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

否认,在工作中还有许多的不足有待改进。

1、 行为规范教育还不够实,如学生的礼仪教育不够深入,课间吵闹现象仍较严重,两操质量低下,公物损坏比较严重等等,都反映出养成教育可以更加细致深入。

2、 对年级组建设、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性还不够。如,六年级在习惯的养成上比较欠缺,七年级班级之间发展不均衡,八年级学习习惯仍未养成,九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观念的树立等应当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

3、班主任培训的形式较单一,副班主任的培养工作未能落实到实处。 4、学生锻炼的平台还不够大,普通同学得到锻炼、展示的机会很少。 5、六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电子记录卡未完成。

6、家长学校的工作未有效开展,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也未充分发挥。 ??

总之,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活动中总结反思,在学生的进步中收获快乐。我们深知在育人之路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走,希望来年我们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德育工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政教处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