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笔记整理 下载本文

民法入门

民法的全貌

一、民法的对象: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财产法)和人身关系——人格关系(人格权法)

和身份关系(亲属法和继承法)。 (一) 亲属法

(二) 继承法: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三) 人格权法

(四) 财产法:财产的归属(所有)与移转(合同)。 1、 所有与合同: (1) 所有权保障 ① 排除妨碍请求权 ②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③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2) 合同的保障

2、 财产法的基本构造: (1) 物权: ① 所有权: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② 限制物权:

a. 用益物权:支配使用价值。(例:建筑用地使用权) b. 担保物权:支配交换价值。(例:抵押权) (2) 债权: ① 合同之债 ② 侵权之债 ③ 不当得利之债 ④ 无因管理之债

注: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合称“法定之债”。

二、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

(一) 公法与私法:民法是私法中的“基本法”。 (二) 民法与商法:一般法与特殊法的关系。 (三) 民法与经济法

三、中国民法的发展沿革

(一) 史尚宽、郑玉波、王利明、江平 (二) 教师推荐书目: 1、 梁慧星《民法总论》 2、 王泽鉴《民法概要》

1

3、 魏振瀛《民法》

四、民法总则的构造与涵义 (一) 创造一般性概念 (二) 特征: 1、 抽象性:

(1) 优点:立法经济简易。 (2) 确定:难以建立具体轮廓。 2、 体系性 (三) 内容: 1、 权利:

(1) 权利主体:自然人和拟制人 (2) 权利客体:物 (3) 权利内容

(4) 权利变动:法律行为或时效因素等 2、 义务

民法总则

民事法律关系

一、概说:

(一) 概念(课本P5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

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对其管辖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

(二) 特征: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 (三) 意义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 主体(课本P53:): 1、 民法上“人”的含义:

(1) 适于享有民事权利的社会存在 (2) 法律认可(赋予其权利能力) 2、 自然人或法人(课本P53) 3、 合伙(课本P53) (二) 客体: 1、 物:

(1) 人体之外 (2) 可被主体支配

(3) 有形(不是绝对的) (4) 能够满足主体利益需要

2

2、 人格(人格权) 3、 身份(身份权)

4、 物的分类(课本P56-58): (1) 动产与不动产: ① 区别标准 ② 区别意义:

a. 不动产的书面合同 b. 动产的流转和保护 (2) 主物与从物: ① 从物的认定: a. 不是主物的成分 b. 常助主物的效用

c. 主物和从物应从属一人 d. 交易上没有特别习惯

② 区别意义:主物的法律命运变更时,从物要保持一致,以便继续实现①b.之作用。 ③ 物的成分:

a. 重要成分:如不毁损物的一部分或另一部分,或变更其性质,就不能与物分离的部分。 b. 非重要成分:排除法

注:重要成分必与物有相同的法律命运。 (3) 原物与孳息(原物产生的利):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 (4) 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5) 替代物与不可替代物 (6) 消耗物与非消耗物

(7) 可分物(现物分割)与不可分物(变价分割) (8) 单一物、合成物和聚合物 5、 给付——债权关系的客体 6、 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的客体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 积极内容: 1、 权利

(1) 权利是什么? (2) 权利的分类: ① 财产权与人身权

② 绝对权(对世权)与相对权(对人权)

③ 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

a. 支配权:仅凭权利人意志就可实现权利内容(排他性)。 b. 请求权:需义务人配合(以他人行为为媒介)。 c. 抗辩权:请求权的反对权。

c1:延期性(一时性)抗辩权(例:同时履行义务) c2:永久性抗辩权(诉讼时效) c3:“阻止权利发生的异议”和“权利消灭的异议”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抗辩权的一部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