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哺乳仔猪猪丹毒的诊治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例哺乳仔猪猪丹毒的诊治

作者:张弥申 李正福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2期

2012年5月18日,山东省鱼台县老宅镇某户饲养的1窝即将断奶的仔猪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出现红色疹块为特征的疾病。经过及时有效地诊治,很快控制了疫情。 一、临床表现

该窝发病仔猪共12头,仔细观察有3头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疹块,4头精神差。患病仔猪卧地不愿活动,呈俯卧姿势,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人员靠近后则马上起立躲避,走路僵硬、形如踩高跷,站立时四肢紧靠、头下垂、背弓起,在稍远处站立1~2分钟后很快卧下,人员再靠近时仍重复以上动作。患病仔猪皮肤表面红色疹块界限明显,质地稍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呈圆形、菱形、四边形等(见图1),集中分布在背部、背两侧、肩部、颈部以及臀部,腹下未见疹块。已经出现疹块的仔猪体温在41.3~41.8℃之间,而未出现疹块、稍晚发病的仔猪体温在41.8~42.3℃之间。 二、诊断

根据患病仔猪皮肤表面出现疹块,初步诊断为猪丹毒。发病仔猪未出现死亡,故没有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三、防治

对全窝12头仔猪肌内注射青霉素,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天。患病仔猪在注射青霉素后26小时,皮肤表面疹块基本消失(见图2)。

为了防止疾病蔓延,在对发病仔猪全窝用青霉素治疗的同时,要求养猪户用两种消毒剂交替对整个猪场消毒,前两天每天消毒2次,以后每天1次,连续消毒1周。15天后回访,未见新的发病猪。 四、小结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皮肤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炎热的夏季。目前虽然集约化养猪场较少发病,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架子猪多发,哺乳仔猪和成年猪少发。大猪在隐性感染后能获得主动免疫,哺乳仔猪则因从母乳中获得抗体而不感染。该窝哺乳仔猪发病,可能与未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有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四环素敏感,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有一定抵抗力,对多黏菌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不过,青霉素仍是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物,不但成本低,而且疗效好,目前尚未发现耐青霉素菌株,也未见有此类报道。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治疗和控制猪丹毒的关键。该病例因及时发现,并根据临床疑似症状及时做出印象诊断,在未进行实验室诊断的情况下,就已经有效控制了疫病的蔓延。在治疗患病猪和对同窝未发病仔猪注射青霉素的同时,对整个猪场迅速消毒起到了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的作用,为今后治疗和控制猪丹毒积累了经验。

(作者联系地址:张弥申 江苏省沛县龙固兽医站 邮编:221613;李正福 山东省鱼台兽医局 邮编:2723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