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酵饲料可研报告(原) 下载本文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研究主要描述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标准化发酵饲料厂转化为发酵饲料,实现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及实践效果,可使目前养殖业的饲料成本降低30%以上,并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也是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1 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

世界上最丰富的多糖物质是纤维素,全球天然纤维素年产量在100~500亿t左右(冀凤杰,2002)。我国的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在5.7亿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稻草、小麦秸和玉米秸是我国三大农作物秸秆,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秸秆。现阶段我国每年粮食需求量约为5.2亿t,粮食总产量4.9亿t(王建华等,2001),供需间还有缺口,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畜共粮、粮饲不分,面临着粮饲供需矛盾的双重压力。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2020年,全国能量饲料资源缺口分别为4300万t和8300万t,蛋白质饲料缺口分别为3800万t和4800万t(卢良恕等,1995)。然而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非竞争性资源,在我国用作饲料的不足10%(冀凤杰,2002)。如果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缓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秸秆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可利用矿物质含量低,畜禽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在饲喂动物时必须进行预处理。纵观秸秆饲料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青贮、氨化及目前正在兴起

1

的生物发酵处理。

1.2 秸秆发酵饲料国内外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

农作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其中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质素含量较高,有些秸秆质地粗硬,适口性差,采食率极低。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实质,就是在以秸秆为日粮基础成分的情况下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适宜条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及改进日粮搭配。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秸秆青贮和秸秆氨化两项成熟的技术处理秸秆。由于秸秆青贮受季节限制,饲料中有益菌群单一,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因为酸度较低,在取料时很容易造成“二次发酵”,即霉菌感染,使外层青贮料发黑、发霉,不能喂牲畜而浪费掉;同时,青贮若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有时要以牺牲籽实的收成为代价。而秸秆氨化成本较高,成熟后若一次使用不完,往往发霉变质,而且饲喂量太大时易引起氨中毒,适口性差,与农业争肥。时至2000年,全国氨化秸秆仅占秸秆资源的0.85%,青贮占全国青贮资源的4%,绝大部分秸秆被浪费。

秸秆发酵饲料具有成本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秸秆来源广泛、制作季节长、保存期长、不争农时、无毒无害、制作简便、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的特点,它部分消除了青贮、氨化的不足,改善了秸秆的柔软性和适口性,提高了安全性,成为当前最具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秸秆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1.2.1秸秆发酵饲料能降低养殖成本,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用秸秆发酵饲料来养畜,并不是不喂精饲料,只是把秸秆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改善其适口性,用以替代牧草和少量精饲料,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

1.2.2秸秆发酵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2

我国可以制作发酵饲料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收获了粮食后的各类禾本科作物,如麦秸、稻草、玉米秸、高粱秸、棉秸以及豆科秸秆、薯藤、无毒野草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微生物发酵饲料。这些秸秆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1.2.3秸秆过腹还田,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农作物的秸秆若不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被翻到土壤里,由于秸秆里的有机质和钾的含量较多,而氮和磷的含量较少,埋在土壤中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分解,尤其是含量高达70%~80%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要经过数月才能分解,含量占10%~15%的木质素要经过数年完成,因此不但不能及时为土壤提供营养,反而在分解过程中与作物争氮肥。此外,秸秆在土壤潮湿厌氧环境中还能产生大量对植物幼芽有害的物质,能抑制植物根系和幼苗的生长。但秸秆经过牲畜过腹还田,其分解的速度就快得多了,而且能较快地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过腹还田还可以杀灭秸秆上的一些作物害虫、杂草种子,对下一年作物生长很有好处。

1.2.4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可减轻环境污染

大量秸秆过腹还田,不仅降低了农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减少生态灾害的发生几率,也减轻了焚烧秸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由于焚烧秸秆,烟雾造成一些机场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酿成严重交通障碍和恶性事故。这种日益严重的秸秆焚烧已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中央六部委早已发文明令禁烧,但仍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剩余秸秆暂时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出路。因此,发展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举多得。

1.3秸秆发酵饲料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秸秆的微生物发

3

酵方法,以提高其饲用价值。目前,美、日、欧洲、中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均在使用,并有推广普及的趋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企业和科研部门在农作物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生产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一定的成果。

然而,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既然有那么多好处和优势,政府畜牧主管部门领导和养殖企业也都非常认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普及该项技术。我们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秸秆生物发酵饲料还存在以下问题:

1.3.1 制作发酵饲料所使用的菌种质量及秸秆发酵饲料无抗生素饲料配伍问题;

1.3.2 新鲜秸秆加工粉碎细度、含水较高饲料如何混合、发酵饲料包装、打包及运输等问题;

1.3.3 冬天温度低饲料不发酵问题;

1.3.4 现在制作发酵饲料采用分散粗放式、家庭作坊式人工操作,只适合中小型养殖户,形成不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1.3.5 很难普及分散家庭式发酵技术及专业加工设备购置问题;

1.3.6 政府引导及政策扶持问题。

以上问题是制约秸秆发酵饲料发展的关键问题,秸秆发酵饲料加工国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标准,也是我们研究本项目的根本原因所在。

2.秸秆发酵饲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创新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更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2.1发展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996年国务院《1996-2000年全国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发展纲要》中秸秆发酵已正式列为成熟技术向全国推广,党中央和国务院又把“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节粮型饲料发展畜牧生产”定为我

4

国今后饲料和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饲料及养殖行业存在着市场动荡幅度大、人畜争粮的矛盾突出、大量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畜禽产品的化学品投入高和食品安全潜在威胁程度大等突出问题的现状下,利用农作物秸秆发酵制作饲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宏大前提,符合国家行业政策,能够变废为宝,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消除环境污染,减少疾病发生,生产安全、绿色无公害畜禽产品。对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生态循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和产业化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将成为缓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从根本上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实现循环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对养殖业和环保业都将有重大的意义。

为此,加强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将为秸秆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

2.2创新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畜产品出口市场受到严重影响,畜禽价格急剧不稳定,养殖业饲料成本持续高涨情况下,养殖利润空间趋低,如何利用高科技技术来节约粮食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肉蛋奶等食品品质,成为当前养殖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研究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意义所在。

本技术主要创新点是: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从分散粗放式、家庭作坊式制作转变成规模化、标准化饲料加工厂生产。

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工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对养殖业降低饲养成本,生产绿色安全畜产品,解决人畜争粮、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生态循环和社会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产业,具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