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下载本文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5、塞上听吹笛 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宋词 6、生查子 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7、望江南 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授课时间:月日

篇三: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课《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

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五、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