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杆的工艺规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下载本文

第三节 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毛坯的确定包括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两个方面。毛坯的种类选择铸件。考虑到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冲击不大,零件的材料选择HT200。铸件选择砂型铸造毛坯。 (二)绘制铸件的零件图 见图1

图1

第四节 工件的安装与基准

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必须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相对道具及切削成形运动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称为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使工件能承受切削力、并保持其正确的位置、还必须把它压紧或夹牢称为夹紧。从

定位到夹紧的整个过程称为安装。 一 工件的安装

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在各种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加工时,工件可能不有不同的安装方法。归纳起来起来可分为直接安装法和采用专用夹具安装法。 1 直接安装法

工件直接安放在机床工作台或通用夹具上。此零件加工φ40的两端面、φ20H8的孔、φ10H7孔的两端面、φ10H7孔时采用直接安装法。 2 利用专用夹具安装法

工件安装在为其加工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中无需进行找正就可以迅速而可靠的保证工件对机床和刀具的准确相对位臵,并可迅速夹紧。此零件加工M10×1.5螺纹孔时采用专用夹具安装。、 二 基准及分类

基准就是“根据”的意思。零件图和实际零件或工艺文件上用来确定某个点、线、面的位臵所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按照基准的不同功用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 设计基准

零件图上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臵时所依据的点、线、面其组合,称为设计基准。

此零件φ40的下端面是φ40的上端面和φ10H7孔的两端面的设计基准同时也是M10×1.5螺纹孔的设计基准。φ28H8孔的轴线是φ10H7孔的设计基准。

3 工艺基准

工件的加工、检验、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因此,工艺基准按其用途不同又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 定位基准 工件在加工时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此零件加工时采用的定位基准有φ40的两端面、φ40和R10的回转面、φ20H8和φ10H7的孔。

(2) 测量基准 工件在测量是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3) 装配基准 工件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

的相对位臵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4) 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位臵

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第五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余量 是指加工过程中所 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平面的加工余量确定: 加工面 基本尺寸 粗加工余量 精加工余量 1.8 0.2 说明 双面加工 φ40的两端 45 面 φ10孔的两 12 端面 孔的加工余量确定

3.9 0.11 双面加工 (

加工孔 基本尺寸 钻孔加工余扩孔加工余量 量 2 2 8.44 φ20 φ10 M10 φ 20 φ10 M10 18 8 8

第六节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工序尺寸是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应保证的加工尺寸其公差即尺寸公差。准确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是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工作之一。

零件的加工过程是毛坯的形状和尺寸通过切削加工逐步向成品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工表面本身的尺寸以及各表面之间的尺寸都在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无论是一个工序内部还是在各个工序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运用尺寸链理论去揭示这些尺寸见的联系,是合理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工程的基础。因此本节在分析各种情况下工序尺寸其公差的确定之前,先讲解工艺尺寸链的问题。 一、 工艺尺寸链

在零件的加工或测量过程中,以及在机器的设计或装配过程中经常能遇见到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组合。这种相互联系的按一定顺序排列成封闭图形的尺寸组合称为尺寸链。其中,由单个零件在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在机器的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的零(部)件上的有关尺寸组合的

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1、尺寸链的组合

(1) 环 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图2中尺寸A、B、C、D都是尺寸链的环。

(2) 封闭环 在零件加工过程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环称为封闭环。图2中尺寸B为封闭环。

(3) 组成环 出封闭环以外的其它环都称为组成环,一般来说,组成环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组成环有增环和减环。

(4) 增环 其它组成环不变,该环增大(或减小)使封闭环随之增大(或减小)的组成环称为增环。图2中尺寸A为增环。 (5) 减环 其它组成环不变,该环变动增大(或减小)使封闭环随之减小(增大)的组成环称为减环。图2中尺寸C、D为减环

图2二 、工艺尺寸的公差的确定 保证尺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