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模板 下载本文

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校风建设,而校风是一个学校内在和外在的整体作风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学校无形的镜子、无形的脸面,校风的好坏,既决定着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高低。为加强德育实验的研究,每学期开学初,及时召开党政工团联席会,研究布置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了德育工作的合力。

(1)、我们结合学校年轻教师多,班级管理经验不足这一实际,两次对全体教师进行如何当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培训,分管副校长亲自主持培训,通过培训,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适应了工作,尽早成熟了起来,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政教处、团委狠抓学生德育工作。如今,找学生谈心,家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已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坚持每周一次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坚持每周的班会课和其它形式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中学生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材料,开展了五四青年爱国运动演讲赛、国庆现场书画展、一二九学生篮球运动会等有益有趣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4)、认真搞好控辍保学工作,学校把控辍保学工作做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由于措施得力,学校领导、班主任工

---------------------------------------------------------------范文最新推荐------------------------------------------------------

作到位,因此我校流失学生极少。

(5)、坚持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的思想。采取不同形式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管理中来,能经常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6)、从学校实际出发,针对社会风气、媒体对学生的影响,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做出实效,针对双差生如何转变等一系列问题,组织广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积极参与了留守学生研究、学校社会和家庭和谐德育体系研究,撰写论文若干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和促进学校的稳步和快速发展。 师资力量对于一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力度,努力推进“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我校将“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作为了学校大事来抓,严格实施了《龙潭中学职称聘任方案》。

(1)、结合学校年轻教师多的实际情况,分管副校长亲自主持了多次教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年轻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以较快的提高,他们较快适应了工作,很快的成熟了起来,今年1月,学校从有限的资金当中抽出六万多元,组织了近三十名班主任到西南大学培训,两名英语教师到北京去培训,一名到南京学习交流。 (2)、学校还采取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加强校际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一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了30余人次到北京、南京、遵义、湄潭等地及县内外交流经

7 / 16

验,互相学习,派出1副校长到贵州省干部管理学校进行业务培训,今年又有3人通过函授、自考获得本科学历。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开发校本研究。采取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举办专题讲座、趣味活动、学校运动、竞赛讲座、上示范课(研讨课)和读书背诵活动,说课与评课蔚然成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法,制作课件、查询资料,使学校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达到了排队使用的程度。今年来,学校连办了两期《教研通讯》,物理组还自编了适合本校学生的习题集,全校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学教研文章60余篇。

五、竭尽全力所能,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解决办学条件的问题,学校每年从自收费中划拨出较大的比例来投入学校基础建设,以解教学的燃眉之急。

学校现有教学大楼2幢,其中教学楼一栋(已经相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综合楼一栋(有教室9间,理化生实验室五间,多功能教室一间,64座的语音室一间,60座计算机教室一间),60间教室的新教学大楼依然耸立,下一年度将投入使用;学生宿舍楼3幢,可容纳1200人住宿,其中女生宿舍楼,也已经相关部门鉴定为危房,贷款100余万元修建的能容纳800学生的女生楼即将完工;图书阅览室暂借用食堂三楼;400m环型运动场,一遇下雨就积水,无法使用,现急需改造;学生食堂设计不够合理,很不好使用;办公室(含保管室)12间,数量少,条件简陋。

---------------------------------------------------------------范文最新推荐------------------------------------------------------

六、多渠道捐资助学,助贫寒学子返校复学。

今年以来,学校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资助学生,资助金额近8万余元,按月支付给那些品学兼优而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让他们学习无后顾之忧,有150学生得到了资助。

除本校积极捐款资助校内外学生完成学业外,还向社会及个人联系捐资助学,先后得到了国家福利彩票中心、新华社贵州分社、香港周德丰教育基金会、思源教育基金会、团县委、消防中队、县建设局等数十家单位和个人捐资近20万元帮助本校的近200名学生完成学业,帮助40余名学生返校复学。

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村也救灾。

我校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主动帮扶天桥乡石桥社区。雪凝灾害过后,学校投资800余元为灾民购买了24箱方便面;春耕期间,又购置了价值3400元的化肥,发放到天桥乡石桥社区14家计生户和3家五保户手中;“六一”儿童节投资500元慰问了漆坪完小留守儿童;10月份,将1500元投放到天桥小学用于两基建设;并将一套会议桌捐给石桥社区办公使用,下一步将继续帮助石桥社区完成上级的工作安排,譬如:援助修建沼气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修建黔北民居)。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5月16日,全校师生员工沉痛地为四川汶川灾区损款达42705元。此外,我校师生员工还为雪凝灾害捐

9 / 16

款6300余元;为“五个一”康复工程捐款1300元;为永和中学一位患尿毒症的教师捐款1700元;38名党员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交纳特殊党费共计 1550元。

八、走特色学校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针对学校生源差,而高考艺体类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这一现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分别开设了美术特长班,音乐特色班,体育特长班,分派专人负

2018年在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中心校积极带领全镇师生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我镇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向前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按照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意见,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指导下,暑假期间中心校深入康庄、梁村、道湛三个行政村,走访群众,两次召开三个村村委领导协调会,暑假开学将道湛、梁村、康庄三个初中教学点顺利并入一中,初中布点工作全部到位,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结合我镇教育工作实际,建立完善滩区学校对口支援山区学校的支教制度。每年暑假在滩区8所学校选出14名优秀教师到山区8所学校对口支教,缓解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