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毒理学习题集 下载本文

E.与血浆蛋白结合

10、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 E A、吞噬 B、胞饮 C、滤过 D、简单扩散 E、主动转运 11、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其 B

A、毒作用发生的快慢 B、毒作用的持续时间 C、毒作用性质 D、代谢解毒 E、代谢活化

12、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 C

A.毒作用发生减慢 B.毒作用性质改变 C.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D.代谢解毒抑制 E.代谢活化抑制 13、毒物排泄最主要的途径是 E

A.粪便 B.唾液 C.汗液 D.母乳 E.尿液 1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E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 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15、细胞色素P-450 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 D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16、下列反应中由微粒体FMO 催化的是 A

A、P—杂原子氧化 B、黄嘌呤氧化 C、脂肪烃羟化 D、醛脱氢 E、醇脱氢

17、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 C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胞液 D、细胞核 E、溶酶体

1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 D

A、减弱 B、增强 C、无变化 D、持续时间缩短 E、潜伏期延长 19、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 C

A、黄素加单氧酶 B、黄嘌呤氧化酶 C、细胞色素P-450 D、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 E、单胺氧化酶

2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 B

A.葡萄糖醛酸结合 B.谷胱甘肽结合 C.硫酸结合 D.乙酰化作用 E.甲基化作用

21、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 D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22、硫酸结合反应需 B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23、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 D A、PAPS B、UDPGA C、半胱氨酸 D、丙氨酸E、S-腺嘌吟蛋氨酸 24、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事先给予动物SKF-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 A

A.黄素加单氧酶 B.谷胱甘肽S-转移酶 C.环氧化物水化酶 D.超氧化武歧化酶 E.混合功能氧化酶

25、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D

A.环氧化物水化酶 B.A.酯酶 C.B-酯酶 D.DT-黄素酶 E.胰蛋白酶 26、经肝脏细胞色素β-450 依赖性加单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该毒物的毒性效应 D

A.减弱 B.增强 C.无变化 D.持续时间延长 E.潜伏期延长 27、胡椒基丁醚可抑制 A

A、细胞色素P-450 B、醛脱氢酶 C、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 D、羧酸酯酶 E、乙酰胆碱酯酶

28、对硫磷可抑制 E

A、细胞色素P-450 B、醛脱氢酶 C、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 D、羧酸酯酶 E、乙酰胆碱酯酶

29、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事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环境里,有少数人群出现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附近村民8 人发生急性中毒(有多汗、呕吐、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5 人系同家族亲属,另3 人情况不明。在上述同一污染环境中,人群之间的健康危害效应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最大可能原因是 E A.个体接受农蓟的量不同 B.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C.个体营养状况有差异 D.个体年龄不同

E.个体易感性不同(某些个体存在该有害因素的易感基因)

二、选择

1、A 2、D 3、A 4、A 5、A 6、C 7、E 8、A 9、E

10、E 11、B 12、C 13、E 14、E 15、D 16、A 17、C 18、D 19、C 20、B 21、D 22、B 23、D 24、A 25、D 26、D 27、A 28、E 29、E

1、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 B

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E、以上都不对

2、终毒物可以为: E

A、原化学物(母化合物) B、代谢物 C、活性氧(氮) D、内源化学物 E、以上都可以

3、通常影响毒物吸收最重要的理化特征是 B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挥发性 D、LD50 E、LD100

4、毒物吸收率与其在吸收表面的浓度有关,主要取决于__及化学物的溶解度。C

A、暴露面积 B、暴露强度 C、暴露速率 D、暴露期限 E、暴露时间 5、影响毒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E

A、脂溶性 B、分子大小 C、形态 D、电离度 E、以上都是 6、下列哪些因素促进毒物分布到靶部位 E

A、毛细血管内皮的多孔性 B、专一化得膜转运 C、细胞器内的蓄积 D、可逆性细胞内结合 E、以上都是

7、排泄的途径与速度主要取决于毒物的 A

A、物理化学特性 B、溶解性 C、分子量 D、脂溶性 E、水溶性

8、主要排泄器官仅能有效的清除___和离子化的化学物。 B

A、高亲脂性 B、高亲水性 C、脂水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9、经扩散重吸收的过程需要化学物具有一定的 B

A、水溶性 B、脂溶性 C、脂水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哪些是靶分子的反应类型 E

A、非共价结合 B、酶促反应 C、去氢反应 D、电子转移E、以上都是

二、选择

1、B 2、E 3、B 4、C 5、E 6、E 7、A 8、B 9、B 10、E

二、选择

1、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 E A.腹腔注射 B.灌胃 C.皮内注射 D.涂皮 E.静脉注射 2、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 C

A.腹腔注射 B.灌胃 C.皮内注射 D.涂皮 E.静脉注射 3、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 C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溶剂本身无毒 C.不被机体吸收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4、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E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不被机体吸收 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本身无毒 5、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 A

A.诱导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 6、在给予实验动物苯硫磷后,发现马拉硫磷的毒性明显增强,说明该物质抑制 A.醇脱氢酶 B.酯酶 C.黄素加单氧酶 D.单胺氧化酶 E.环氧化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