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解答 下载本文

海洋地质学概论

CH1 绪论

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 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 1)海洋地貌学;

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成因为主要内容。大洋地貌的研究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 2)海洋地球物理学 ;

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支撑海洋地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场、海底地震学、海洋地电学和海洋地热学等。 3)海底构造地质学

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发展中最辉煌的领域,板块构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构造,而且建立了全球构造体系。 4)海洋沉积学;

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形成和演变机制为主要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并革新了传统沉积学的理论。海洋沉积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很广的学科领域,例如海洋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碳酸盐沉积学、构造沉积学等。 5)海洋地层学;

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重建地质历史和解释历史是它的主要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深海钻探计划和浅海钻探的开展,在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6)古海洋学;

它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以探索海洋环境和海水物理学、化学特征 演变历史及研究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的宏观演化为目的,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是海洋沉积物,发展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高分辨地质信息的一切现代手段。古海洋学已成为大洋钻探计划(ODP)、全球变化研究等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20世纪末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也是21世纪通过气圈/水圈/地圈探索地球历史的重要领域。 7)海底矿产地质学

它是研究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和有机物矿产的形成、富集规律及矿产资源 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的科学。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及浅海固体砂矿;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矿和多金属软泥等热液矿产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8)海洋灾害地质学;

研究和揭示海岸与海底地质灾害分布与规模、灾害因素、形成与演化机制以 及灾害预测与防治为主要目的。最大的研究领域是海底不稳定性问题,涉及海底构造学、海底地貌学、海洋沉积学、海洋动力学及海洋工程地质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与综合研究。 9)海洋工程地质学。

随着海洋工程设施的建造及海洋开发的兴起而兴起的一门海洋分支学科。是 陆地工程地质学的延伸,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所以海洋工程地质与海洋灾害地质学特别是海底不稳定性的研究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海底沉积物具有高含水性、活动性强及易变的特点,以及海洋动力条件周期性载荷的变化,70年代以来,松散介质孔隙水压力理论和流变理论逐渐取代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成为海洋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基础。

CH2 海底地貌

1. 名词解释: 大洋中脊:大洋中脊体系是指贯穿世界各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的总称。其在海底的展布一般居于大洋中部,也有的称为中央海岭,简称海岭。形态特征:中脊顶部水深一般2000~3000m;中脊宽度变化较大,一般数百至几千公里;其面积约占大洋底的1/3,可谓世界规模最大的环球山系。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内连续延伸,首尾相接,全长64000 km, 相互连贯构成全球大洋中脊体系。成因:海底扩张的策源地。 断裂带(转换断层):大洋中脊体系在宏观上构成全球性海底山脉,但在微观上并非连续不断,它被一系列与脊轴垂直或近于垂直的横向大断裂带切割。 大陆边缘:从海岸线到大洋盆地底部,陆地与大洋底之间过渡带。,大陆边缘有两类,一类为稳定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另一类为活动大陆边缘。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自然延伸的部分,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始自海岸线(多指低潮线),终于陆架坡折带(海底坡度突然增大的地方),坡度很小。 大陆坡:大陆坡是分隔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从陆架外缘(陆架坡折)向深海延伸至2000m左右水深。较大的坡度是陆坡的最大特点,平均3-6度。多数陆坡的表面发育育有次一级地形,如海底峡谷。

大陆隆:陆坡坡麓向大洋缓倾的、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巨大楔状沉积体,常由许多海底扇复合、改造而成。

岛弧:海沟向陆一侧,并且与海沟平行展布的弧形火山列岛,称为岛弧。

海沟:一般指水深超过6000m的狭长深水洼地,常出现于大陆(或大洋)边缘,多呈弧形,大多由一系列深海洼地组成,其侧坡比较陡急,横剖面呈“V”形,或有狭长的平坦海底。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22m。

2. 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研究手段 (1)内部圈层(类似鸡蛋结构,主要为岩石固体),主要圈层有: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含软流圈)、下地慢、外核(熔融态)、内核(固体)、洋壳平均~ 7 km、陆壳平均~ 33 km

(2)研究手段——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边界层反射和折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推测地球内部物质

的成分和物理性质, 因此,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对于划分地球圈层具有重要作用。 地震波间断面:

1)康拉德间断面,K-面:上、下地壳界面,不连续,大陆地壳才有。

2)莫霍面(Moho),M-面:大洋5-12km深度,大陆30-75km深度,为地壳、地幔界面,纵波由7.0km/s突然升高到8.0km/s,横波从3.8km/s升高到4.6km/s。 3)软流圈:70~220km深度附近地震波的低速层。 4)拜尔勒面,B-面(软流圈底界) 5)古登堡面,G-面(核、幔分界):2900km的深度上,波速发生间断性的变化,横波不能通过。

3. 简述世界大洋地貌体系的地貌单元

4. 简述大陆边缘地貌体系的地貌单元 1) 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2) 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海沟、岛弧、弧后盆地、沟-弧-盆体系

5. 稳定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的区别

6. 海洋划界的原则 领海基线: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基线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称为内水,向海的一侧依次是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

领海:沿岸国对其领海、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上享有主权。毗连区:沿海国在毗连区内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等自由。

两个或几个国家在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界限发生重叠时,一般采取的划界原则:

1) 中间线法(平分法、等分法)

2) 公平原则(岸线长度比例、人口比例) 3) 自然延伸原则(仅大陆架使用) 4) 参考已有条约或历史性权利

5) 我国大陆架权利:公平原则+自然延伸原则

CH3 海底构造

1. 名词解释:海底磁异常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