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纷繁复杂的情况,其中包含在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在群己关系上各家定位的异同、在义利与理欲取舍问题上的争辩、在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追求上的不同选择等重大问题,提高分辨和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对“天人关系”、群己定位、义利与理欲等重大问题上应持的正确观点。
难点:对理欲之辩的价值意蕴的理解。 【讲授提纲】
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价值原则凝聚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最基本的看法。正是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
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不同的价值
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一)儒家
人是否应当超越自然的状态?作为价值观的天人之辨,首先必须对此做出回答。儒家是最早对这一问题做出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按照儒家的看法,自然是一种前文明的状态,人应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以达到文明的境界。
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人文存在,文明社会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的价值原则?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观念,“仁”具有多重涵义,而从价值观上看,其基本的规定则是“爱人”。这种人道原则体现了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孟子由仁学引申出“仁政”,要求以德行仁。即使是在具有神学色彩的董仲舒儒学体系中,同样可以看到内在的人道观念。
(二)墨家
在天人关系上,墨家的看法与儒家固然
存在着不同差异,但也有相近的一面。
和儒家一样,墨家对自然的态与人文的形态作了区分,认为人与处于自然中的动物不同,人通过自己的谋生活动,超越了自然状态中的动物,而建立起文明的社会生活。这里内在地蕴含着化自然为人文的要求。
如何使文明社会的秩序得到稳定?墨家提出了“兼爱”的原则。“兼爱”所体现的,同样是一种人道原则。在注重人道这一点上,儒墨确有相通之处。
(三)佛教
儒墨所揭示的人道原则,在佛教那里也得到了某种回应。
佛教本来是外来的宗教,但随着它的衍变发展,已逐渐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其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宗教,佛教认为天与人均虚幻不实,而把彼岸世界视为真实的存在。不过,在论证成佛根据时,佛教常常强调人道胜于天道。人尽管也是宇宙中的一员,但其地位却高于其他的存在。
佛教的终极目标固然是要超越现实的人生,但这种超越本身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成完成。这样,作为实现终极目标的环节,广义的“人化”过程亦得到某种肯定。
佛教提出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教义,其中无疑也渗入了某种深切的人道观念;在对人的关怀上,它与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显然有一致之处。
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的慈悲观念既表现了对儒墨人道原则的吸纳与适应,又从一个侧面强化了中国文化注重人道原则的传统。
(四)宋明理学
在宋明理学中,人道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
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又糅合了佛道等各家学说。
理学家首先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由此出发,理学家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念。尽管理学对墨、佛等颇多批评,但“民胞物与”的观念却与墨、佛等展示了相近的文化精神,它在一定意义表现为儒家的
“仁”、墨家的“兼爱”和佛家的慈悲等等之融合。可以说,正是通过这种融合,传统的人道原则获得了更丰富具体的内涵,并成为一种稳定的价值定势。
二、“无以人灭天”
相对于儒墨之突出人道原则,道家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天)之上,由此形成一种异于儒墨的价值取向。
在天人关系上,儒墨将自然(天)视为前文明的状态,强调自然应当人文化,也就是说,自然只有在人化之后,才能获得其价值。与之相异,道家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而无须经过人化的过程。
儒家一再对人与禽兽之分作了严格辨析,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这一分一合,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到,在道家对前文明时代的赞美中,自然状态实际上被理想化了。
从自然状态的理想化这一基本前提出发,道家对人化的过程及其结果(文明)往往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