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本文

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武汉7月1日电(记者俞俭)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战略机遇。高级经济师、武汉市统计局局长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于上世纪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创新相关体制和机制,破解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发展道路 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科技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相比,有三大不同之处,一是改革的广度不同。以往的改革试点,主要是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导,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旧体制,进行有限度的革新。而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是国家(或区域)现代化的缩影。二是改革的深度不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在深层次展开,可能会是一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制等制度的再造过程。三是改革的路径不同。以往的改革试点是“政策优惠牵引、开放搞活拉动”的初级循环,过分依赖政策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是一种“外来型”的发展模式。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强调“内源式”的现代化模式,不依赖于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侧重于自主创新的历程,探索新的改革动力、新的改革思路和新的改革示范,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即: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试先行为动力,以加快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五个一体化”为途径,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临三大问题 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一是龙头城市与卫星城市发展不平衡。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作为龙头城市的首位度非常高,而圈内的卫星城市与其发展又不平衡,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2007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3141亿元,而武汉城市圈的卫星城市中生产总值过400亿元的仅有黄石、孝感和黄冈三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武汉市2007年达到221.7亿元,武汉城市圈中最高的2个卫星城市黄冈、黄石市均不足20亿元。2003年8个卫星城市GDP之和相当于武汉市的98.3%,2007年仅相当于75.4%。武汉城市圈呈现出“头重、脚轻、腰杆不硬”的格局。武汉城市圈发展面对不同城市群的竞争压力。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2007年,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1.7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48.6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29.5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4︰44.1,表现为“二、三、一”的格局。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可以看出,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潜江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区域范围较大,特别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经济较落后的山区,明显地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受工业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三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问题。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2007年,武汉城市圈重工业增加值131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4%;轻工业增加值476.4亿元,占26.6%;重轻工业比为2.8︰1,属偏重型工业结构。

由于重型工业对资源、能源消耗较大,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重。2007年,黄石、鄂州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3.39吨标准煤/万元和4.53吨标准煤/万元,高于湖北省2006年平均水平。

——以“两型社会”为中心创新体制,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创造性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

1.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依据“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涵、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多指标的统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层相关因素的权重,综合评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程,及时反映其目标规划的完成情况。通过开展监测评价,找出影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体制机制;加强对圈内不同城市间“两型社会”建设状况的比较,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动各城市真正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2.制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

加快建立实施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完善重点行业能耗和水耗准入标准、主要用能产品和建筑物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取水定额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到2012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8%以上。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开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局面。 3.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

在进行结构调整时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坚决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活动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培育节能服务体系。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4.培育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现代市场体系。

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援中心、后台业务落户武汉,打造全国性金融外包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城市圈域内商业汇票,加快实现票据市场一体化;积极创建异地贷款管理体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加快实现城市圈金融信贷一体化。申请在汉试办柜台交易,设立大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民营资本试办股份制中小银行。争取将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选定为全国第5家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试点机构。

继续完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结构,加强区域港口物流、临空物流、铁路物流和大型企业物流的整体联运,推进保税物流园、内陆自由贸易区等功能区建设。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商品流通市场建设,鼓励发展流通新业态,构建多层次商贸物流体系,促进国家级区域市场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推进城乡商品流通和生产生活服务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