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并论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 下载本文

叙述并论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

苏格拉底相信灵魂是一定存在的,他赞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极度强调人的灵魂状态的道德重要性。在伦理学意义上,某人的灵魂就等同于他自身。使人成为善的或者恶的东西,以及善或恶的自我与灵魂是同一的。美德是灵魂的健康状态,它比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灵魂在道德上拥有无上的价值。苏格拉底论证道:拥有美德可以保全灵魂的福祉进而保全个人自身的福祉。贫穷、监禁、疾病等肉体性的痛苦都会发生在身体上而非灵魂上。他不加说明地认定,关乎灵魂的信念、目标和选择比关乎肉体的心脏、双臂或体重更能说明某人自身的本质。“认识你自己”就是要关心自己的灵魂和自身真正的福祉而不要关心外在的占有。肉体性的享乐不能带来灵魂的幸福。苏格拉底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与肉体分离从而进入在冥府,接受法官和陪审团的检查和审判。不道德的灵魂会扭曲并充满不正义的伤痕,而且会在冥府中遭受适当的惩罚。个人应当使灵魂尽可能地具有德性,因为没有什么利益能够补偿邪恶灵魂带来的伤害。所以他倡导希腊人从物质利益和肉体欲望中解脱出来,去多多关注灵魂和道德德的改善。

苏格拉底从未畏惧死亡,反而坚信赴死是一种福祉,是哲学家们的终极追求。他对死亡有两种假设,一是毫无意识的彻底沉睡,连睡梦中都所见无一物。苏格拉底认为相比于纷繁复杂的尘世生活,这种极度的平静更是一种福祉,没有任何人的现世生活可以比拟。另一种假设就是灵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他相信死后在冥府审判自己灵魂的将是自己生前敬仰过的荷马等先贤圣哲和半神人,他十分乐意与他们进行这样的交谈,并愿意为之多次赴死。

受传统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苏格拉底接受了灵魂不朽的假设。但是他并未明确地论证灵魂为何不朽,如何从肉体的消亡中幸存,以及灵魂的构成是否是物质性的。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灵魂理论,并回答和论证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坚持了灵魂与身体的二元论。身体和灵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可以感觉到的,有死的;灵魂则是非物质的,不可感知的和不朽的。灵魂可以不借助感觉来认识理念,并且像理念一样不可知觉。柏拉图论证道假设有两种存在者: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不可见的总处于同一状态,可见的从不处于同一状态。我们自身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那么灵魂更类似于不可见的,身体更类似于可见的。当灵魂与身体结合在一起,自然命令灵魂统治身体,身体则是服从者。那么,灵魂更类似于神圣者,身体更类似于可朽者。即灵魂最类似于神圣不朽的,理智的,同一而不可分解的,不变动的,身体最类似于凡人的,有死的、可分解的、不同一的,永远变动的。

他把灵魂等同于推理和理性思考、反思的能力,等同于自我,而把感觉归于身体。柏拉图论证道认识真理的思想和感觉是对立的,感觉会欺骗我们,使我们不能得到真理的认识。“是好的”和“显似好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把真正地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和直接吸引人的东西区分开,这就依赖于批判反思的理智。

感觉和理智是对立的两极,那么灵魂就必须摆脱感觉,远离感觉,以此证明灵魂必须和肉体分离。具体地,死就是灵魂脱离肉体,死的状态是肉体脱离灵魂单独存在以及灵魂脱离肉体单独存在的状态。所以,灵魂不依赖因我们拥有身体而具有的能力而存在,灵魂和肉体可以脱离彼此而单独存在。柏拉图论证灵魂只有脱离肉体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肉体给我们带来纷乱的感觉印象和肉体欲望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思考,阻止了真理的获得,所以只有灵魂单独存在才能认识真

正的实在。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而在生前,哲学家们就要尽可能地避开肉体的干扰以保持自己灵魂的纯粹,经过终生的锻炼而习惯于处在尽可能接近死亡的状态中。柏拉图保有知识论的悲观主义,认为在现世无法获得理性的知识,在另一个世界里才会找到不折不扣的智慧。死亡之后,我们的灵魂才会趋于理智、纯粹、幸福的状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面对死亡。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从多个方面来论证灵魂不朽。

一方面,他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来论证。按照古老的传说,人死之后,灵魂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再回到这个世界,从死者托生。活人由死者托生,那么灵魂就曾经存在于彼处,这就充分证明了灵魂在人死之后存在。详细地论证是,一切动植物乃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与它们相反的对立面,例如美跟丑相反,公正与不正相反。每一件有对立面的事情都不可避免地从且只从对立面产生出来。例如,一件东西变大之前必定曾经是比较小的。如果它是小的,那它一定是曾经比较大,后来变小了。那么在对立面之间,必然有从对立的一端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返回此端的过程。例如,在较大和较小的东西之间有变大和变小两个过程。那么,死是活的对立面。由活到死是一个明白可见的过程,那就必然有一个和它相反的过程,就是由死到生。这就证明了人死之后灵魂必然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以上论证必然会得出灵魂不朽的结论。他又从反面进行补充论证,如果对立的两个方面没有循环的、相应的两种生成过程,只是从一端向另一端发展的话,所有事物都成为同样的状态,变化也就停止了。而现实显然并非如此,那么生就是来源于死,死后灵魂不朽。

另一方面,用获取知识的“回忆说”论证灵魂不朽,认为探究是一个“回忆”的过程。学习不过就是回忆,因为现在能回忆起的事情必然是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的,所以除非是灵魂在生前已经存在,否则便不可能进行回忆,这就可以证明灵魂在与身体结合之前就已经存在。我们已经同意生由死而来,如果灵魂在出生之前存在,在出生的时候灵魂由死而来,那它在死后也就必然是存在的,才能再生。以上就论证了灵魂不朽。

柏拉图又举出很多例子来对灵魂不朽进行类比论证。他举出了即使其中一物与另一事物并不对立,但仍然不容纳另一物的例子。比如,三虽然不与偶数对立,但仍不容纳偶数,因为三总是引进偶数的对立:奇数。一个对立面不容纳另一个对立面,而且引进此对立面的东西也不接纳另一个对立面??灵魂引进生命,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所以灵魂不接受死亡,亦即灵魂不朽。所以,当死亡降临到某人,他的有死部分也就是身体死亡,不朽的部分也就是灵魂在死亡到来之前离开,并且保持安全和完好。这就论证了灵魂是如何在身体消亡的同时不朽的。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和肉体看作形式与质料关系的一个特例,并以此对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和柏拉图的灵魂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修正。他把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视作形式与质料的论证中的一个特例。他把灵魂视作形式,身体视作质料。他论证说,因为灵魂使得身体活着,而使得某物活着的东西不是它的质料而是它的形式。灵魂是一个自然肉体的形式,这一肉体是由灵魂那里获得知识的质料,所以灵魂也是实体。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当成所有活的生物的形式,所以他并未承认和论证柏拉图的灵魂不朽学说,而是认为动物的灵魂是随着肉体一起生灭的。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上。他说明了生命指的是生物的营养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历经质料上的变化,如一棵树苗长成大树,孩子长大成人。但是活着的活动特征保持不变,这属于形式。所以形式构成了活着的有机体的持续性和同一性。灵魂是身体的形式,阐述灵魂也应该陈述形式因和目的

因。例如,狗去抓肉是因为狗看见并想要肉,目的因就是去抓肉,而因为狗看见并想要肉也就解释了这个行动。

亚里士多德反对片面地强调质料,排斥形式的“自然学家”,如持原子主义的灵魂理论的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对灵魂的解释是纯唯物主义的,认为灵魂等同于特定原子的集合,把身体的运动解释为知觉、思想或欲望扰动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论证道原子论暗含着原子复合物的消除论概念,所以除了原子的运动之外没有什么是实在的。那么形式因和目的因也都是虚假的,既然思想、知觉在引征目的因和形式因的解释中被提到了,所以德谟克利特的解释也就是虚假的。而且只把灵魂等同于原子的集合过于简单粗暴,原子的运动只是质料还需要形式因,它只是必要条件,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进行和终止慎思的行动。原子的运动是客观的,并不能表明我们主观行为的意义。原子的运动是无规律的,我们的思想和信念却是有着极强的目的性的。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学家们排他性地关注了质料因而忽视了形式,完全无视形式在变化中作为稳定要素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同样也反对了只重形式,忽视质料的柏拉图所持的二元论灵魂立场。柏拉图被他称为“辩证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单独存在,亚里士多德则驳斥说形式不可能脱离质料而存在,所以灵魂与肉体是不能分离的,肉体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灵魂无法独立于物质的肉体。他反过来论证,如果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在不同种类的身体中发现某种相同类型的灵魂,而事实并非如此。按照柏拉图的理论,如果形式可以脱离质料而存在,那么形式背后还要有一个理念或形式来支撑,柏拉图就会陷入一种“无穷倒退”的逻辑谬误。他举例说,为了获得音节CAT不但要总和字母还要注意顺序,所以有意义的音节不单单是质料的集合;也没有任何其他字母需要被附加于这些字母中,这就否认了柏拉图所宣称的需要附加在质料上的理念。柏拉图的理念是把形式当成了与物质对象相分离的范例。事实上形式因、目的因都是内在于质料的。

综上,亚里士多德在反对自然学家和辩证学家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灵魂理论。

参考文献:

1. Terence Irwin,[1999] Classical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特伦斯·欧文著,覃方明译 [1998]古典思想,辽宁教育出版社 3. 柏拉图著,王太庆译[2004]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

4. 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1999]论灵魂及其他, 商务印书馆 5. 汪子嵩 [2003] 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