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朱军主编 第三版). 下载本文

练习题:

四倍体AAAa ; Aaaa 各形成何种基因型的配子及比例? 非整倍体:

比该物种中正常合子的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个至几个染色体的个体。 遗传学上有代表性的非整倍体有: 三体: 2n + 1,多一条染色体;

双三体: 2n + 1+ 1,多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四体:2n + 2,多一对同源染色体; 单体: 2n – 1 ,少一条染色体;

双单体:2n – 1 – 1,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缺体:2n – 2,少一对同源染色体。

练习:一个生物体二倍体数目是12。以下各为多少: 1、单体 2、三体 3、四体

4、双三体 5、缺体 6、三倍体 7、同源四倍体 1.单体:2n-1

比合子染色体数少一条染色体的生物。 (1)自然界有些动物有单体的存在特点: 蝗虫、甲虫:雌 XX 2n ;雄 X 2n-1

鸟类、鳞翅目昆虫:雌 Z 2n-1;雄 ZZ 2n (2)自然界也有由于染色体丢失产生的嵌合体: 例如:蝴蝶,2n-1,丢失了一条Y染色体。 2、缺体:单体自交产生 普通小麦缺体的特征: 1、生活力较差; 2、育性较低; 例如:

7D缺体:生长慢,有半数植株是雄性不育或雌性不育; 4D缺体:花粉表面正常,但不能受精; 3D缺体:种子是白果皮,双体为红果皮。 3、三体:2n+1

人工三体的产生: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 三体的基因分离:例如AAa A1A2__a A1a___A2 A2a___A1

所以AA:Aa:A:a=1:2:2:1 显性:隐性=5:1 4、四体:2n+2 来源:三体自交

例如:普通小麦三体自交后代中,1%是四体。 四体的自交子代(n+1 n) 74%四体,24%三体,2%2n。 ㈢、非整倍体的应用

非整倍体本身虽然没有任何直接的实用价值,但对遗传研究和染色体工程则是一种重要

材料。

缺体、单体、三体都可用以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都可用以进行染色体的替换。

2.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1) 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内:①.缺失:形成缺失圈(由正常染色体构成) 假显性;②.重复:形成重复圈(由畸变染色体构成) 剂量效应;③.倒位:形成倒位圈(由一对着丝点染色体)、后期桥 (双着丝点染色体) 位置效应(交换值改变形成新种)。

非整倍体:①.亚倍体:只存在异源多倍体之中,二倍体中不存在。 ②.超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中均有三倍体子代产生。 ③.间接利用:确定基因所在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替换。 练习题:

假定有一存活的三体植株,两条染色体携带显性基因B,第三条染色体携带隐性基因b。让这个植株同基因型是b/b的二倍体杂交。 1、后代中的二倍体占多少?

2、后代中三体并且基因型为Bbb的占多少? 果蝇的ClB测定法

是检查X染色体隐性突变的方法。

C为倒位抑制子或抑制子:代表X染色体上有一个大倒位,从而抑制互换类型的发生——只产生2种配子;

l表示C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纯合的死亡; B代表上述X染色体上的显性棒眼基因——识别依据。 复习题:

(1)一个有克氏综合症的人被认为是:

(a)单体 (b) 三体 (c) 三倍体 (d) 缺失杂合子

(2)一条染色体的顺序是1 234567,另一条染色体的顺序是1 265437,如果在染色单体2和3之间发生一个交换,则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无着丝点的片断是 (a)123456 (b) 125436 (c) 65436 (d) 1234521 (3)以下性果蝇的别决定中,哪一种是中间性:

(a)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b)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c) 3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d) 2条常染色体和3条性染色体

(4)利用以下信息解答问题:已知A1A1=致死, A1A2=灰色,

A2A2=黑色, B1B1=长毛, B1B2=短毛, B2B2=非常短 毛,亲本是A1A2 B1B2 1、成年后代预期为灰色、非常短毛的比例: (a)1/4 (b)1/2 (c)1/6 (d) 3/4

2、如果非常短毛出生后不久致死,成年后预期黑色短毛的比例: (a)1/4 (b)1/3 (c)2/3 (d) 2/9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重演性:

同一生物不同个体间可以多次发生同样的突变。 2、可逆性:

3、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定:突变的多方向性是相对的: 4、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有害性:

突变 长期自然选择进化的平衡关系

被打破或消弱 打乱代谢关系 引起有害后果 生育反常或死亡 致死突变:例如白化苗

中性突变:不影响该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例如:小麦的红皮突变为白皮 有利性: 如抗倒、抗病等 突变有害的相对性: 例如:高杆突变为矮杆

有害性:矮杆在高杆群体中受光不足、发育不良 有利性:矮杆在多风地抗倒伏、生长茁壮

5、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物种因遗传基础近似,常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突变的平行性对人工诱变有一定的意义: 人类突变的捡出:

1、家系分析和出生调查: 隐性突变很难捡出; 显性突变很容易捡出。 2、筛选蛋白质和酶的微小变化。 基因突变的鉴定 植物基因突变的鉴定

基因突变表现世代的早晚和选出纯合株速度的快慢,因而显隐性不同。 自发突变的原因:1、自然界中的辐射: 2、温度的极端变化:黄鹌菜3、化学药品: 4、细胞内某些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 生化突变的鉴定:

生化突变:由于诱变因素影响导致生物代谢功能变异。 1、红色面包酶的生化突变型:

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红色面包酶突变型:

2、红色面包酶生化突变的鉴定方法: 诱发突变:

X射线或紫外线照射 纯型分生孢子 处理 处理后的 分生孢子与野生型交配 取出子囊孢子 置于完全培养基 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取出一部分分生孢子置基本培养基上 突变的鉴定:

1. 突变的真实性:

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 能够生长未发生营养缺陷型突变; 不能生长可能发生营养缺陷型突变。 2. 突变的类型: 氨基酸?(加入各种氨基酸)不能生长。 维生素?(加入各种维生素)能够生长。 3. 进一步鉴定具体类型: 硫胺素(VB1)、吡醇素(VB6)、泛酸、肌醇。

4.确定变异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把突变型与不同的野生型交配,产生的子囊孢子 如是1:1的分离,表明是一个基因的突变。 四、植物基因突变的鉴定:

显、隐性的鉴定:

利用杂交实验鉴定。 例如:

突变体矮株 X 原始品种(高)

F1: 高杆 F2: 有高、也有矮 说明该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5-溴尿核苷 ( 5BU ) 改变碱基结构: 亚硝酸(HNO2):氧化脱氨作用,通过氧化作用,以氧 代替 A 和 C 的 C6 位置上氨基。 练习题:

1、溴尿嘧啶可引起两种类型的碱基转换: A G(A T G C) G A(G C A T)

请说明这两种类型的碱基转换过程。 2、

一具有四核苷酸的DNA分子(如图): —C G A T G C T A

用亚硝酸处理,这条DNA复制时,核苷酸顺序会发生怎样变化? 用硫酸二酯处理,核苷酸顺序发生怎样变化?

3有一个被亚硝酸处理的细胞,其一个胞嘧啶分子已经变为尿嘧啶,问: 此突变可否被亚硝酸回复? (1)光修复:

损伤部位就地修复。 (2)暗复活:

取代损伤部位,切除 (3)重组修复:

(4)SOS修复:后复制修复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

由于细胞质中构成要素的作用,这些构成要素能够自律地复制,通过细胞质由一代传至另一代。 特征: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 正反交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方性状; 连续回交能将母本核基因全部置换。 母性影响:

母体核基因有时对细胞质产生前定的作用;即子代的表型受母亲基因型的影响。 母性影响不属于细胞质遗传范畴,十分相似而已。 特点:

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短暂的:仅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持久的:影响子代个体的终身 练习题: 1、蜗牛中,右旋(R)对左旋(r)显性,一个Rr的个体用rr精子受精,可得到什么样的后代?若后代自体受精,又得到什么样的后代?

2、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如何?若这个子代的个体自交,它们下一代的表型比例又如何? 共生体的遗传 共生体:草履虫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特点:

放毒型:有K基因(核内)和卡巴粒(细胞质内) 敏感型:有K或k基因,无卡巴粒

结合时间短 结合时间长 共生体:不是细胞生存所需要的必要组成部分,仅以某种共生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之中的细胞质颗粒。

能够自我复制,或在核基因组的作用下进行复制;对寄主表现产生影响,类似细胞质遗传

练习:草履虫中,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假定这三个品系都是纯型合子。A品系与B品系交配,所得子代任其自体受精,各自获得的品系都为放毒型。若A品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