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
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形成的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准晶体:质点的排列符合短程有序但不体现周期平移重复,即不存在格子构造。 3、非晶体:与晶体结构相反,内部质点不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固体,即称为非晶质体。 4、晶面发育的一般规律:(1)层生长理论模型(科塞尔理论模型):晶体在理想情况下生长时,先长一条行列,然后长相邻的行列;在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最外面的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而生长的。(2)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面网常常是由晶体格子构造中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发育成的。(3)面角守恒定律: 同种物质的晶体,其对应晶面间的角度守恒。
5、3个晶族,7个晶系,32个晶类的划分:
6、单形 :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组合。聚形: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形的聚合。在任何情况下,单形的相聚必定遵循对称性一致的原 则,即只有属于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才能相聚!
7、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这样一些物质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晶体,则称为同质多像变体。 8、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被它种类似的质点所代替,仅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不变,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9、矿物的力学性质:(1)解理: 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
系列光滑平面的固有性质,叫做解理。裂成的光滑平面,叫做解理面;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
(2)断口:具极不完全解理的矿物,尤其是没有解理的晶质和非晶质矿物,她们受外力打击后,都会发生无一定方向的破裂,其破裂面就是断口
(3)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有时可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裂成平面的非固有性质,称为裂理或裂开。
岩石学
1、岩石的成因分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又叫火成岩,由岩浆作用形成
的岩石,是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的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在地壳内形成的。沉积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分布于地壳表层,占大陆面积的75%以及大部分的海底沉积。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多在地壳深处,与岩浆岩一起占地壳体积的95%。 2、岩浆作用——由岩浆形成、运移到形成岩浆岩的全过程就叫岩浆作用。
侵入作用——当岩浆运移到地壳某一深度部位停留下来发生结晶冷凝成岩的这一地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地质过程称为喷出作用。 3、岩浆岩分类: 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熔岩,火上碎屑岩)
侵入岩:岩浆在地下不同深度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喷出岩:指岩浆及其它岩石,晶屑等沿火山通道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熔岩:岩浆沿火山通道喷溢地表冷凝固结而形成。火山碎屑岩:火山爆发出来的各种岩石碎块,晶屑,岩浆团块等各种火山碎屑物质堆积形成。 4、岩 浆 岩 的 结 构(texture): 指 组 成 岩 石 的 矿 物 的 结 晶 程 度、 颗 粒 大 小、 晶 体 形 态、 自 形 程 度 和 矿 物 间( 包 括 玻 璃) 相 互 关 系。岩 浆 岩 的 构 造(structure): 指 岩 石 中 不 同 矿 物 集 合 体 之 间 或 矿 物 集 合 体 与 其 它 组 成 部 分 之 间 的 排 列、 充 填 方 式 。
5、不饱和矿物:不可以与石英共生的矿物。饱和矿物:可以与石英共生,也可以与不饱和矿物共生的矿物。
6、岩 浆 岩 的 结 晶 程 度:全 晶 质 结 构、玻 璃 质 结 构、半 晶 质 结 构。
7、 显 晶 质 结 构: 肉 眼 观 察 时 基 本 上 能 分 辨 矿 物 颗 粒 者,分为:(1) 粗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5mm(2) 中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2~5mm(3) 细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2~0.2mm(4) 微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0.2mm
隐 晶 质 结 构:矿 物 颗 粒 很 细, 肉 眼 无 法 分 辨 出 矿 物 颗 粒 者。 如 果 在 显 微镜 下 可 以 看 清 矿 物 颗 粒 者, 称 显微晶质结构;
8、斑状和似斑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显著不同,明显可以分成大小两群,大者称斑晶,小者称基质,基质为微粒结构、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时,称为斑状结构;当基质为中—细粒结构或粗粒结构时,称为似斑状结构。
9、岩 浆 岩 的 产 状: 主 要 是 指 岩 体 的 形 态、 大 小, 和 围 岩 的 接 触 关 系, 形成 时 所 处 的 构 造 环 境, 以 及 上 升 及 活 动 方 式 等 等。 岩 浆 岩 的 相: 是 指 岩 体 生 成 条 件 不 同 而 产 生 的 不 同 的 岩 石 和 岩 体总 的 特 征。
10、按照形态特点,整合侵入体得产状分为:岩床、岩盆、岩盖、岩鞍;不整合侵入体的产状分为:岩脉、岩墙、岩株、岩基。
11、流纹构造:由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含少量长石、辉石斑晶。富含微气孔的熔岩与贫气孔的熔岩相间呈条带状分布。流线构造:是由针状矿物(如角闪石等)或长条状捕虏体呈定向排列构成,指示岩浆的流动方向。流面构造:是由岩石中片状、板状矿物(黑云母、长石等)和扁平状捕虏体的定向排列组成,它与围岩接触面平行。
12、火山碎屑岩——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物质,经堆积、胶结、压紧或熔结而形成岩石。火山碎屑物质:火山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碎屑。 13、成岩作用:由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
14、风化作用—地表或者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空气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所发生的破坏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指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 结果—各种碎屑物质。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氧、水和溶于水的各种酸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的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方式:氧化作用,水解作用,化学溶解,生物作用。结果:原来矿物岩石被破坏,形成新矿物。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或分泌物质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
15、牵引流:低粘度、低密度的水流。即含少量沉积物的水流,如河流、海流、波浪流、潮汐流等。沉积物重力流:高密度水流。含大量的沉积物浊流、泥石流等。
16、沉积分异作用—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因其各自性质不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分别沉淀下来的现象。分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随介质流速的减小和动能的减弱,由于粒度、比重、形状等差异而按一定顺序沉积的现象,是受物理因素支配的分异作用。
17、成岩作用:沉积物堆积下来之后,被后继的沉积物所覆盖,即进入了与原介质隔绝的新环境,由此开始转变成为沉积岩,在这一过程中,沉积物和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的作用。压实作用:由于尚覆沉积物不断加厚,在重荷压力下,使松散的非颗粒状沉积物的含水量减少,体积缩小,并使其致密化的过程。胶结作用:松散的沉积物颗粒由化学沉淀物质或其它物质粘 结而变成坚固岩石的作用。重结晶作用: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和固体扩散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交代作用:成岩作用过程中,对已经存在的矿物进行化学替换,伴随物质的带入和带出,产生新矿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