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七不放过 下载本文

D气功不是文艺节目, C正确。 三、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修改:这篇文章,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3、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修改: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缺少谓语: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在句子末尾加上“而奋斗”)(或者删除“为”) 3、缺少宾语:

1.我们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句子末尾加上“的号召”)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 C )

A。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 机。

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解析】 C正确,A、B缺少主语,D缺少宾语。

【点拨】 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

B句,应该作主语的词语。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

D句,描绘缺少宾语,补充“的情景”。 (B句还可删“由于”也就有主语了) 四、重复累赘

1、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无声的”和“潜台词”重复

3. 通过宣传教育,有的青年已经改邪归正,走上了正途。 删除“走上了正途”

4. 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市场,严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 删除“伪造的” 五、前后矛盾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3.、同学们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数学竞赛。 (“基本”和“都”任意去掉一个) 修改:同学们都参加了这次数学竞赛。 用符号法删去下列句子的多余成分。

A. 这个问题,我在思想上考虑了很久,一直没有解决它的好方法。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 C.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转。

D.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从内心感到高兴。

【解析】 A删“在思想上”,B删“不再”,C删“地球”后的“不”,D删“从内心”。 【点拨】 造成“成分多余”的原因之一是语意重复,定语、状语与中心词之间常犯重复毛病,“考虑”必然是在思想上,因此删去“在思想上”。造成“成分多余”的另一种原因,是多用否定词,造成语意相反。如B关了电门,应是阻止了电流通过。多使用了“不再”,变成了关电门,电流通过了。 经典练习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B )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

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C )

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D、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觉悟。 3、没有语病的是( D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天空中飞扬的尘沙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看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是: 年纪大的。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为: BAC 。

辅导: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二)

一、句子成分残缺

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二、句子成分不搭配

⑷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⑸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

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⑺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⑻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三、词序不当

⑼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⑽我们学校有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两位老教师。

四、种属关系并列

⑾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五、交叉关系并列

⑿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六、意义关系颠倒

⒀他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 七、同义反复

⒁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 八、关联词语不搭配

⒂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 九、滥用关联词语

⒃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十、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⒄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十一、前后项不对应

⒅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十二、否定不当

⒆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练习题:

(1)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 如“在他跑过来时,抱着一个球。”

(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等搭配不当。 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3)分类不当。如“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4)前后矛盾。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否定误用。如“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6)语序不当。如“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查问题。”“

(7)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这类语病是由语意重复造成的,

(8)用词不当。如“仿生学这个词可能对我们较陌生。”“

(9)句式杂糅。把两句话的意思合在一句里说。如“他的家乡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10、关联词误用。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能改正。”“

(11)不合事理。即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如“深蓝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

辅导: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答案(二)

医生给人看病,先是诊断病情,确定病因,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修改病句也是这样。先要分析语病,确定语病类型,然后采用相应的修改方法。下面结合常见的语病类型,谈谈修改语病的一般方法。 一、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成分残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缺少主语,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主语被掩盖,如:

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致使主语残缺。修改的方法是,把“通过”一词删去,让“这次活动”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使”删去,让“我们”作句子的主语。 一是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

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这个句子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修改的方法是,在“恰是”前加上“稻浪”。

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如: 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二、句子成分不搭配

句子成分不搭配有五种情况。 一是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

⑷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这个句子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 一是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

⑸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

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注视 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 一是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

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个句子的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一是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

⑺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这个句子的定语“强壮”与它的中心语“步伐”不搭配,可将“强壮”改为“强健”。 一是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

⑻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这个句子的状语“多么深刻”与其中心语“蕴含”不搭配,应改为: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三、词序不当

词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如:

⑼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