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小编整理了《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 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 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 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 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 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 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 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
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 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
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 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 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 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 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 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 所谓的 主课 可以随时抢占 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 排在了首位。所谓 教书育人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 人是什么 ,这是为了我们更好 的了解 教育是什么 ,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第二篇: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由于 时间的关系,我只看到第一编,而且在第一编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不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的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
里,各家的思想 都或多或少包含中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韩非子显学》、《孟子》、《孔子》、《中庸》、《荀子》、 《墨子》、《老子》、《杨明全书》、《周易》、《尚书》等,书中出现的一些词句比较难懂,所以 花了不少时间仔细阅读。书中关于玄学、理学、天命观等比较晦涩难懂,难以理解。 虽然,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从第一编的内容中让我明白,教育和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的教育需要哲学来指导,哲学也需要教学方面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在早期的春秋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各种学术思想突起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成为早 期教育哲学的典范,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就其大 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 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大的变化时 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 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汉书艺文志》成为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学术和哲学史纲。 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更为明确的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名家
和《墨经》中的形式逻辑思想,其中有的有的已经触及到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和 排中律。在教学方面,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博与约、温故而知新有论述,并且还提出 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或闻、见、知、行等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理论。 儒家教育思想的三次大的变化包括,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后出现了儒道互补,隋唐佛 学对儒学的冲击,促成了宋明理学的形成,近代西学东渐,西学和中学斗争的结果促成了中 国现代科学的发展。 唯心主义的相对进步 唯心主义虽然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朵,但它在启发人们思维发展方面,较之机械唯物主义却向 前跨了一大步。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相对进步性了,虽然,唯心主义和心学适合辩证唯物主义是相对的概念, 但是他们两者的内部都是具有正确的成分,因此,对他们的看法不应该是才去一刀切的思想, 而应该是有所损益的接收,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学东渐的三个阶段 梁启超把西学东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人在外强面前,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学习有 关军事方面的技术;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搞政治制度上的维 新运动;第三阶段,从文化上根本上感觉不足,于是有了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 动 天道观与天人之变 3、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认 识论与逻辑:名